分享

判别市场的底部

 无心生大用 2013-12-21
    

从市场气氛来看,底部阶段投资者对行情绝望,市场人士大多持悲观的看法。在这一时期,很少有人提及股票市场,似乎人们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即使有人提起,说起的都是满天飞的利空的消息,和某某投资人惨遭巨额的损失这类传闻。这时很少有人肯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部分主力和大多数中小散户亏损累累。证券公司门可罗雀,中小散户暂时停止买卖,以待股市有所反弹再套现。没有耐心的投资人失望之余,纷纷认赔抛出手中股票,绝望的离开市场另寻出路。

后市的研判

    底部被突破之后,未来走势强弱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市场气氛。总体来说市场气氛越恐慌,投资人越看空后市,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底部未来涨幅往往越大。

    这是因为广大投资人越看空后市,对未来的行情越绝望,高位套牢的投资人往往忍痛割肉,低位的换手较为充分,而持币的投资人又不敢随便进场,机构容易得到大量的筹码。当大量的筹码集中到了机构手中,后市的涨幅就越大。

    (2)底部形成的时间越久,一旦向上突破涨幅就越大。

    股市有言:“横着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股价自牛市的终结开始,经过长期下跌,大量投资人被高位套牢,很多人甚至亏损过半。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投资人是不肯轻易割肉卖出手中持股的,除非是长期的绝望,用时间来瓦解这些投资人的信心。这样在日复一日的时光流逝中,越来越多的持股者忍痛卖出了手中的股票,时间越长,割肉的人就越多,这样股票就在底部进行了大量的换手,机构就比较容易得到大量的筹码,上档的压力也越来越轻,所以说底部越长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上涨的幅度就越大。

   (3)底部形成的时间越长,一旦向上突破,反抽的概率越小。

    反抽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底部形成的时间较短,机构在底部吸筹较少,控盘能力较差。同时低位投资人换手不充分,一旦股价上涨,在高位套牢的投资人担心再次错过卖高价的好时机,而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因获利丰厚,而急于兑现,因此很容易产生强大卖压迫使股价走低。而底部形成的时间越久,机构吸货越充足,同时剩下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对后市都是十分有信心的,因此浮筹就越少,这样筹码稳定不易出现反抽。

   (4)在同样长时间形成的底部,振幅相对较大的底部形态一旦向上突破,未来的涨幅通常越大。

    股票的振幅越大,投资人的市值波动越大,他们往往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产生打短线的念头就越强,以求摊低成本或者获取利润。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在稍高的价位卖出股票,平均持仓成本很快就摊低了,一旦股价突破上行,上档压力通常不会太大。

判断底部的方法

   (1)底部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低迷的市场气氛中,不断传来利空但是股价却不再下跌。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机构大户利用市场气氛作掩护,大量进货造成的。

   (2)底部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呈现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的态势。

    这说明股价的上涨建立在积极换手基础上,而股价稍有下跌,成交量就迅速萎缩,说明投资人的利润一有减少,或者略有损失卖出欲望就迅速降低。表明投资人心态转为稳定,后市会有上涨趋势。

   (3)每当新股上市就跌破发行价值后,这一价格区域很可能就是中期的底部甚至长期牛市的底部。

    股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一旦股价跌破发行价,就会造成新股申购者的恐惧,最终造成公司发行新股十分困难无法融资,管理层就必然要用利好来刺激股市,以保证股票的发行顺畅。所以说当证券市场上出现新股跌破发行价时,市场十有八九就是一个中期底部。

   (4)底部形态通常较为复杂,历时也较长。

   这是因为底部要有欺骗性,机构故意引导股价的波动,千方百计的掩饰自己的行动,绞尽脑汁改变图形,使其不像是底部,迷惑投资人。同时悲观的气氛使投资人的心态也很不稳定,时而冲动时而压抑,他们的情绪推动股价的波动忽上忽下,捉摸不定。因此底部形态通常较为复杂。

(二)初升期

随着底部形态完成,股价开始上涨,这一期间多数股票上涨速度较为缓慢,股价上涨一波三折。这主要是因为股价在刚刚启动的时候,空头观念十分重,过去高位买进的投资人损失惨重,随着股价的上涨,担心错过再次逃生的机会,而忍痛逢高大量卖出。同时低价买进股票的投资人,因很长时间没有获取利润,十分珍惜到手的利润,一有少量利润就迫不及待的落袋为安。而且机构控筹还不充分。每逢重要的技术价位都有大量的抛盘,所以使得这一段股价上升缓慢,给人一波三折的感觉。此时仍有利空消息不时传出,但是基本面已经开始有转好迹象,这就是初升期。随着供求关系逐渐平衡股价上涨日渐乏力,整理形态开始形成。

(三)整理形态

整理形态形成的原因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大多数投资人获利丰厚,产生强烈落袋为安的念头。他们开始逢高卖出,产生较强的抛压,股价回落。随着股价下跌,投资人的获利渐渐减少,因此卖出意愿有所减弱,股价逐步起稳。而高位卖出的投资人见股价回落已深,下跌趋于缓和,预计股价有可能再次上涨,开始回补。同时不肯追高买进的投资人屡次错过良机,见股价回落就急于买进。他们的介入变成实质购买力,再次推动股价上扬,当股价回升到前期高点附近或前期高点之前,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就再次获利回吐,前期未即时卖出的投资人也担心再次错过卖出良机,加紧卖出股票,造成股价再次回落。

    股价往往在一个价位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反复上下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越来越高,卖出欲望逐步减弱,获利盘和短线客多被清理,卖压越来越轻,剩下都是对后市十分有信心的投资人,股价最终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突破形态上涨。

    整理形态中,主要卖出股票的是获利丰厚的低位买进者。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均线系统,在均线系统没有靠近形态之前,极少有整理完毕的现象。而30日均线一旦开始靠近形态,股价往往随时有可能会突破盘局上涨。

    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每个股票持有者的心态和市场的气氛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整理形态,在卖出压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往往容易形成矩形整理形态、上升三角形形态等。当市场抛压较大时,容易形成契形形态、旗形形态等。当市场气氛清淡,股票质地极好时,容易形成圆形整理形态。可以说每一种形态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市场气氛,和投资人的心态。

    整理形态有时的确是自发形成的,纵然没有人操纵也一样会出现,因为这是多数投资人获利丰厚的卖出造成的。但很多情况下,机构会借势打压股价和传播利空的消息,来达到更加彻底的清理浮筹的目的。在整个整理形态中,机构主要是起到一个诱导的作用。这一阶段相当于波浪理论的第四浪。

市场气氛

    在整个调整过程中,市场的气氛总体来讲是悲观的,市场上利空不断,到处流传有关主力大户出货,和一些不利于基本面的论调,悲观气氛十分活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