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郎中
装裱,古称裱背,或称装背、装潢、装池,俗称裱画。苏州素以“苏裱”著称。苏裱一般比较素静淡雅,挺拔柔软,选料优良,装制熨帖、整旧得法、形式多样、裱工精佳。
据画史记载,北宋时,书画家米芾家里就已有专作装裱的苏州匠人。明代中叶是苏州装裱的全盛期。明周嘉胄《装潢志》云:“装潢能事,普天之下,独逊吴中”。明胡应麟又云:“吴装最善,他处无及”。时有孙风、汤杰、强百川、虞漪兰、庄希叔等,被誉为国手。又有徐三泉、王后溪为文氏装裱《停云馆帖》,名噪一时。民国时,苏裱作坊主要分布在养育巷、吴趋坊、汤家巷、宫巷一带,有红鹅仙馆、迎文斋、翰墨林、宝古山房、晋宜斋、古松斋、漱雅斋等。当时,在裱画业中,有所谓“红白分明”,专门以揭裱古旧书画及装裱名人书画者,称为“白货”作;专事婚礼寿对、喜庆等画轴者称为“红货”作。专做白货的师傅技艺高超。修治古旧字画,技艺高低大不一样,非一般裱工所能胜任,主要技艺有:揭裱、冲洗、除霉斑、补洞、全色、接笔等。有些书画因年代久远,收藏不善,出现霉点或残缺不全、支离破碎,但一经高手精心装裱修复,可起死回生,竟成完璧,重焕青春。因此装裱师傅有“书画郎中”的赞誉。 这张旧影为1962年两位装裱师傅在操作。 照片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
|
来自: 苏迷 > 《苏州老照片、老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