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治疗麦粒肿的方法

 纵观生活趣事 2013-12-21
麦粒肿为眼科门诊常见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睛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病症。中医理论认为此症多为外感风热或热毒,过食辛辣,煎炸之品;或消渴病人,阴阳热感,热毒循经上攻,使气血壅聚胞睑;

        麦粒肿为眼科门诊常见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睛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病症。中医理论认为此症多为外感风热或热毒,过食辛辣,煎炸之品;或消渴病人,阴阳热感,热毒循经上攻,使气血壅聚胞睑;或体质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反复侵入所致。得了麦粒肿应及时的进行治疗,下面为您介绍中药治疗麦粒肿的方法。

        中药治疗方法:

        内服方药:柴胡9g,栀子9g,升麻3g,泽泻9g,川连3g,草决明9g,车前子15g,黄芩6g,竹叶9g,防风10g,地丁草12g,蒲公英15g,生军(后下)3g,炎症剧烈者加板蓝根30g,生石膏(先煎)30~6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3剂为1个疗程。如未愈,继续1个疗程。

        本症系胞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由感染化脓性细菌而引起。在中医则认为是邪风热毒客于眼睑,致使局部气血凝滞,酿而成脓。所以选用祛风清热、泻火解毒之竹叶泻经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方中川连、黄芩、栀子、生军、地丁草、蒲公英泻火解毒,泽泻、车前、竹叶清热利湿,柴胡、升麻、草决明、防风疏肝祛风,热重者加板蓝根、石膏以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是根据胞睑属脾胃而用药。

        本病早期,及早应用本方,可望3天内不化脓而炎症消退,发病在3天以上,同时炎症剧烈者,需要多服几剂,部分病例需通过排脓而愈,其治疗比应用抗生素治疗疗程短,所以效果较为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