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乌镇

 昵称15188259 2013-12-21
  这些年来,总是喜欢到江南的古镇走走,我喜欢古镇狭窄的小巷,喜欢看古色古香的房子,喜欢看清澈的河流和弯弯的石拱桥,还喜坐小舟在水上喝茶悠行观赏,探寻历史的人文景观,会是乐在其中。
  江南古镇乌镇是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的故乡,也因为是同宗,所以几乎想到要去就去,每次去总会感到小镇年年有变化,但古风韵依旧,虽然外围在不断演变,但仍然是常看常新,常看常有风景。说到古镇乌镇,还要追逐历史的回音。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系江南四大名镇之一。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以及乌镇东郊三里多的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就是乌镇的历史源头。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它地处嘉兴,湖州,苏州三市交界之处。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被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每次读它都有新意和诗情,会是常读常新之感觉。
  到乌镇观光的最好时机是春秋两季,当然夏冬季节也有它的水乡特色。阳春时节,邀三五好友乘专车去乌镇,会是兴致盎然。乌镇的傍水小街很长,沿巷在小街的石板路上走,就会看到靠河店堂窗外的碧水风光,还有乌篷小船在水中来来往往的穿梭。像许多古镇一样,黑墨色的屋檐是它们的特色,雪白的墙壁浸染了明清的工匠的技艺,木窗和木门在经风沐雨后显得有点斑驳和灰色。小巷两侧大多是明清时留存的小店,屋檐下挂着古老的木质招牌,探头看那些敞开的木门,里面都是一些家传的百年手工小作坊。
  在那片蓝印花布的大染坊店,一匹匹高悬在空中的蓝印花布在风中飘逸,穿行其中,恍若又回归到了古朴、原始的年代。瞧,青花的布幔挂在屋内的厅堂,旁边还有随时可买的青花布做的各种衣服和包包等物件。游人如织,大多数人被青蓝花纹的布牵得心动。在小巷行走,悠长的酒香会从小巷飞来,这就是古老的酿酒的作坊,走进去可以看操作的全过程,你可以看到那酒从作坊中的似蒸笼般的木笼中会悠悠淌出,这是纯真的粮食酒,无作假。拎一瓶回家就成为游客的心愿,大多数人都会当场去酒缸尝一口,然后在赞叹声中买下一瓶或一塑桶不等,哼着悠悠快乐的歌。
  凡打开的落地长条门板的屋大多是有乌镇特色小餐馆,里面摆着五六张八仙桌和方桌,娇俏的江南女子,会扬着甜美的笑脸邀你驻足小憩,游客可以在此小酒一杯,另加河中刚捕获的鱼虾端来。当你刚刚坐下,卖春花的婆婆会传递着芳香的玖瑰花来到你的面前,面对此情此景,你就会欣然买下一枝。若有知音相伴,买花者会是出手大方。
  巷子墙角的转角处,还有老式爆米花摆放在那里,爆米花的是老年人,他们头戴黑色遮帽,摇着三十年代的那黑色的老机器,额头上不怕抹着灰黑色,全神贯注地凝望着那口温度计时表。小巷有看热闹的孩童,他们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和着爆米花人的声音大叫:“要爆米花了——响喽!”随着“砰”地一声轰鸣,一股白色的雾气和爆米花儿的香味立即传开,香了一条巷。
  这就是乌镇的小巷,原汁原味的小巷。据在乌镇的文友介绍;乌镇的古不仅仅在于他的建镇历史和古建筑的神奇,更是在理他的杰出和钟灵毓秀,这里历史上文人荟萃,人才辈出。据介绍,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就曾在这里编选《文选》,自宋至清的千年间,这里共出贡生一百六十人、举人一百六十一人,进士及第六十四人,另有荫功袭封者一百三十六人。这里是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漫画家丰子恺、著名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等等的故地,这是真正走出文化名人的故乡。这些名人给千年古镇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众多江南古镇中展现出独特的风姿,同时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风采。这里自古以来是海内外文人墨客倾慕的地方,他们不仅游学在此,更是喜欢寓居于此。中国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就曾经隐居在这里,他曾建造的别墅称为“西林”。宋时的“乌青八景”曾有一景就是“西林爽气”。在这里诗人写下了著名诗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齐梁文坛领袖沈约、书画大家唐宰相裴休、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陈与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唐宋八大家之父茅坤等都在这里留下闪光的足迹和墨宝,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他们这些大家,给乌镇注入了最具魅力的文化底蕴。
  位于乌镇中市观前街19号,就是文坛大家茅盾先生用小说《子夜》的稿酬建造的一处建筑。看上去很有特色,分为东西两个单元,前后两进院子,中间各有两个石板天井,是一座中日风格相结合的精致建筑。故居的对面就是古色古乡的林家铺子,看到它,就会想到茅盾先生的小说,忽如故事就在眼前。在这里,传统的蓝印花布、姑嫂饼、黄酒、酒糟鱼,以及古镇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穿过东侧的立志书院,那里就是茅盾少年读书的地方。在这里,游客可以和大师的雕像合影留念。故居内部的布置十分简单,但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作为同宗的后人,忽然有了一份自豪感。走进茅盾先生的故居,对这位文学巨匠立时崇拜至极,在乌镇这块土地上,终会拾取到新的创作灵感。
  徜徉在乌镇的小街上,各种杂货和土特产铺依序排列,木雕竹刻,乌锦,丝棉,布鞋,篦梳,湖笔,还有乡土特产红烧羊肉,鱼干,姑嫂饼,熏豆茶,三珍酱鸡,杭白菊,乌镇臭豆干,乌镇定胜糕等等,让人在品尝中流连忘返。
  穿过一条狭窄的小街,迈过磨得锃亮的门槛,就是江南闻名的百床馆。这里的各种床古意盎然,大多系红木与好料制作,那些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吸引人的眼球。它们的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都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看到这些堪称工艺品的木床,不由让人感叹中国雕塑文化的博大精深。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八仙过海、风景名胜和福子图案,真是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的精品总汇……江南木雕陈列馆又名百花厅,它的雕梁画栋,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表现手法出神入化。正室偏屋内陈列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从中领略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真是东方木雕艺术文明的一朵奇葩。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少和缺的过河行走的要道。我觉得看古镇的美景,就是看它的古屋,欣赏它小巷石街的古韵,还有人文历史景观和水上风光的桥等等。古镇乌镇有“百步一桥”之说。石桥饮河卧波连接的就是交通往来,就是连接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连接着美好的未来。每一座桥就有一个故事,每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它用坚实的脊背支撑起古镇的幽雅风光,创造了古镇有型的古桥文化。
  据资料记载,这里现存最早的桥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乌镇的古桥原有一百三十余座,至今仍存三十多座。花岗岩雕琢的石拱桥,是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尽展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风情无限。古朴的桥身斑驳陆离,清一色用花岗岩砌成的石桥历经风雨十分坚固,千百年来仍然不减它的风韵,它们横卧在绿波盈盈的河面上,任劳任怨地躬身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通济桥和仁济桥被誉为是乌镇的双桥,风韵犹存。通济桥是一座半圆单拱桥,拱圆的砌置方式是纵平分节并列式,桥面以条石联结成桥栏。桥洞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副桥联。南面的桥联是“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北侧的桥联是“通霅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仁济桥是一座半圆单拱的石拱桥,这座桥最早建于什么年代,也已经无从查考,现在的这座桥就是同治年间重建的,屹立河上风雅不减当年。翠波桥南侧的桥联清丽中透着钟灵之气:“一渠翠染诗人神,古语波清客子心”,”望虹桥:“满目苍茫山自古,半湾活泼水源灵”;(南侧)“一路耕耘歌利涉,万家市井庆安澜”(北侧)。这些清逸朗俊的石桥骨骼铮鸣,给水的柔媚增添了坚强的气节。古镇的十余桥都有精美的桥联,这在江南古镇是少见的。
  在这样妩媚的水乡看桥,真的十分适意。驻足在小桥边,会有诗情画意般的感觉。乌镇的桥的名字还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代表或象征某种事物的文化符号。譬如“白娘子桥”是因为连接白娘子街巷,“卖鱼桥”表明它的所在地是镇上一个活鲜鱼市,“浮澜桥”就是为纪念捐资修桥人浮澜先生而命名的,“宫桥”是因为毗邻“南宫”。还有如“望佛桥”、“望仙桥”等等。
  站在逢源双桥上,俯瞰桥下的“财神湾”只见清波荡漾,抛锚的乌蓬船停泊在财神湾里,象是在等着财神的到来。财神湾是乌镇的代表性的一道水上景点。在另外的一些石桥上,还建有古色古香的亭阁,昭明书院西侧的雨读桥上建桥阁,遮阳避雨,桥侧设有美人靠护栏,可供游人在此休憩,凭栏观赏水上风光。有的桥还有望柱、栏板上雕有精细的图案花纹,有莲花图案、六道轮回图案、万字图案等,这些图纹不仅美观,给古桥增添了不少韵致,而且也蕴涵了古镇人们的宗教习俗以及祈祷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
  睿智聪颖的乌镇人,不仅桥名题得实在,而且在石桥造型上别出心裁,在桥的两头或者中间,总是要设置石凳石台,或安放一尊精美的石狮,或篆刻棋盘供过桥人小憩,很会点缀生活的空间,桥头随形就势栽柳种桃。春光下的古桥边桃红柳绿,游人在此,不是诗人也要诗兴大发。乌镇的桥比周庄的桥还多,数量和密度均为国内古镇所罕见,堪称古桥的博物馆。
  乌镇和江南古镇周庄一样,它们的灵气和灵性在于水,四面环水,一道水墙把它与大千世界隔绝,水在镇内叶脉般穿插流动,大多数的灰瓦白墙的阁楼临水而立。乌篷小船悠哉悠哉地带着游客摇过一座座拱顶小桥,坐在上面似在摇过千年的历史。抬起头来,就能看到那典雅高翘的屋檐,看到挂着唐宋的旗帜扬动的古风。是的,来到水乡乌镇,就一定要乘坐乌篷船的,这样就可以和碧水亲吻。惬意地坐在船上,看着船夫和船娘慢慢地摇着橹,听着他们唱着的原汁原味的歌谣,在喝茶中慢慢体会,真有把船摇向遥远历史去探究古风的味道。乌镇的小桥,桥街、水阁民居依河而筑,古色古香,无不体现一种人文自然和谐相融之美,无不体现一种古朴幽静之神韵。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把乌镇变成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展现了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建于北宋年间的修真观古意盎然,此戏台建于清乾隆年间。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戏台两边台柱的对联很精彩,上书: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极形象地描写了乌镇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古戏台对面是用青石板铺就的一个不算小的广场。戏台上每天都要演出一些传统戏曲,有当地的花鼓戏、皮影戏、越剧、京剧等等。广场上每天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在专注地看戏,看戏的人常常被戏曲情节所打动,映现各种神情。这里演绎着千年不败的戏曲传奇,散发着这个江南古镇独有的韵味。
  走在小石桥或青石板小路上,不同口音的游者大多从全国各地和海外慕名而来,他们看了古巷,游了清河,买了特产,还不怕沉重地还要去茅盾先生的故居留影,有的还不怕路远点,搭车去丰子恺的故居看画和追逐他的生平。镇上做着各种生意的人们,无论你是否买他们的东西,大都脸上挂着宁静亲和的笑脸,给人和谐的感觉,间或有几对旅行结婚的新郎新娘穿着华服走过,摄影师正忙碌地为他们的精彩摇着景头,为这浪漫而温馨的古街平添了几分喜气。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这是电视连续剧《似水年华》主题歌中的一句歌词,原本就非常有名的江南水乡乌镇,又因为这个电视剧和这首歌,平添了些许风情。乌镇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特别是夕阳西照,游人慢慢散尽的时候,一个生活着的乌镇会活脱脱地出现在你的眼前。
  最让人赞美的就是黄昏与暗夜相接时候,那一瞬间的乌镇会变得像进入洞房的新娘,街上的灯亮了,一长串红色灯笼也像初升的太阳倒映在碧水中央悠悠荡荡,它们与西边的晚霞亲吻,又忽如相拥的情侣突然羞红了脸,青黑色的瓦片似乎是更加青墨色,白而愈加白的墙好像又涂了一层淡淡的白色,似画家笔下的淡彩水墨,沐浴着晚风,闪靓着乌镇夜的骄傲。
  夜来临了,人影稀少的街和水巷上的灯火依然通明。晚归的橹浆划破丝绸般的水面,远离都市灯红酒绿的街景,这里就显得特别寂静,在乌镇住一宿,枕着水美美地睡一觉,会是无比的愉悦,乌镇的夜会带给你一个好梦。
  是的,乌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水阁、小桥、石板小巷、当铺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和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那桥、那水,那灯,那人,他们被变幻交织的迷离意象包围着,浸润着,温暖着,如果在梦中,水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会在梦中与你追寻。
  一次又一次的到乌镇,一遍又一遍地重读乌镇,每次读都读得有味,每次读都有感悟,每次读都有诗韵。每次住一宿小旅馆,似躺在古镇乌镇临河的床上,忽如又一次进入了仙雾迷蒙的静谧世界,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在静听那橹声摇碎的一河幽梦中,感悟人生的旅途,入梦了却仍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