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户外轻量化的思考、分析和汇总

 培根阅读 2013-12-22

 

现在随着交流学习的增多及高海拨徒步线路的向住,越来越的人对轻量化理念产生浓厚的研究和学习兴趣,觉得这是一门对于山野爱好者来说功德无量的户外哲学,值得大力推广和宣扬。

    户外轻量化,国外统称outdoor light weight(olw),是这几年风行全球的户外新概念,其核心就是尽可能地让装备更轻量,更舒适,让你有更多的精力体力探索末知的精采户外。

    有人会说:“轻量化,不就是烧钱吗”,当然军胶和草帽也有其玩法,你想深入户外,本来也就是需要你烧钱,这和摄影玩深入是一个道理,这里不做评论!

    小编将轻量化理解为四个范畴,一装备轻量化;二着装轻量化;三环境轻量化,四食品轻量化


1、装备轻量化:   

 

当然占据轻量化的最核心位置,它是你户外登山徒步的基本保障,背负总总量不能超过人体重的1/3谓之合理科学,能减轻疲累,如体重是120斤,那么应严格将我的背包重量控制在40斤以内。   

 

户 外三大件“帐篷,背包,睡袋”三件加起来会占据你背负重量的1/3至1/2左右,那么将这三大件的重量减轻就排第一位,背包可以用65升以下的支架内置式 技术背包来代替70/80升的大容量背包,比较好且主流的品牌如格里高利,O包,多特,意大利坎普等,在男款多天徒步背包中,再怎么整都不会低于5斤,那 么我们就要十分关注背包的背负性和多袋容量性了,它更贴背,更能减轻你的肩膀和膝盖的压力和酸痛,身体的舒适度提升了,自不言然就增加了你旅途的快乐!帐 篷现在流行轻质新型的铝轩型帐篷,就是双人帐也能控制在4斤以内,睡袋就用白鹅绒的,一般-10度左右的大品牌睡袋如黑冰都能控制在2斤。   

 

其 它地较大改变如将你常用的气垫改成1CM厚的蛋槽垫,就是再轻的气垫也要1斤以上,若是身形属于中等,1.74,那可以将蛋槽垫修剪成1.2长,50CM 宽就适合了,头枕衣服,脚缩进空的背包,垫子垫在颈至膝盖部位,长度足够,宽度也合适,再窄或再宽些就不适合了;如减少专门的地席,换成轻便的多功能雨 披+地布;如减少沉重的油炉,换成轻便的一体式炉头或反应堆;如更换成轻便的一带式头灯(100克以下)或小电筒,有些看似华丽的多带式头灯或长柄电筒大 可不必;如在腰间带多个2升的小腰包,将一些GPS,地图,指北针,手机,小刀等个人小物件放于此中,也可减少背包的重量和负重;甚至于你的瓶子是否将不 锈钢换成了轻盈的胶瓶或铝瓶?

    还有一些将鞋子的原装粗鞋带换成轻便的鞋带,将自用的小铝碗,小钢筷换成更轻的小胶碗小竹筷的极端牛人之举。。。   

 

当然,前提是你要在更换装备质量够好的条件下和此行旅程安全能够保障的情况下进行调整,能省地就尽量省,不能减轻重量的一克都不能少。   

 

现在的户外装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户外品牌厂商们尽其所能,以达到将每一件户外装备做到更加轻,更加舒适的目地,这也是户外爱好者的福音!


2、着装轻量化:


   
这 里首先要说下冲锋衣,一件好的冲锋衣要达到防风,透气,挡雨的功能,装备不能反复添置,尽可能地一步到位,也即是说你要达到7000-10000MM防水 指数,我们都知道的穿衣原则是三层式:内快于,中保暖,外防雨,也即是说在10度以上的天气徒步情况下,我们穿内层和外层冲锋衣就行了,中保暖可省掉,即 冲锋衣配的内扎绒胆可以省掉,在与人出行的活动中,我经常会看到一些伙伴看了过多的衣服,唯恐着凉,结果衣服占据背包一半位置,撑地满鼓鼓,最后没穿二件 的例子数不胜数,那么我们在保暖基础上的轻量化配置就是:二天拉练线,一套快于衣加一件露营穿的防寒风衣和一件湿后换的快于T恤和袜子即可,五天左右的高 原徒步线,将要成行的狼塔线配置如下:一套睡觉保暖内衣二件徒步打底快于上衣一套防水指数高的冲锋衣裤一件保暖排骨羽绒上衣再加几双羊毛袜即可。

http://www.docin.com/p-450765023.html
(这是个挺好的关于国内外对冲锋衣防水透气指标发展和测评的文章,大家看了对怎样选择合适的冲锋衣心中有数)


3、环境轻量化:

顾名思义,环境轻量化要求我们在成行前多做功课,多关心当地气象条件的变化,依据当时目的地的天气及地形情况准备合适的装备。

 

如 你去的地方是沙滩,你当然要带风绳和地钉,如你要去的地方是山石地区,可以用石头来固定帐篷,那么我们就可以省掉地钉那一百多克的重量,如我们去地是路况 还算成熟的山林地区,环境不恶劣,那我们完全不用穿厚重的高帮登山鞋,一双轻便的中低帮登山鞋或溯溪徒步二用鞋足可应付自如,这样我们每跨出一步,我们都 会减少约0.45公斤的冲击力,别小看了这小小的0.45公斤,二三天累积下来会给你的腿部和膝盖负荷减轻不少于几吨的压力。

 

当然,我们还要看水源及气温,行程钦用水源众多,我们还需要背着沉重的2-3升的水袋吗?

 

根据气温配置,因此一个经常在外的老驴家里备着几个不同温标的睡袋和垫子非常正常,夏天用15度薄棉睡袋和轻薄沙滩防潮垫,春秋用5度的睡袋和泡沫垫,去高原用-10度的白鹅绒睡袋和蛋槽垫。。。

    另外小编建议,能不用油炉就尽量不用,从安全,环保,操作,便捷性来说都是气炉实在,但去高原徒步线还是要备油炉,那我们可以将油罐容量减轻,用590ML的代替800ML地。   

 

多天徒步线特别讲究TEAM的配合,你带炉锅我就带食物,你带小刀我就带药品,总之一定要发挥团队力量,平均负重,合理分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