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交往最常用的手段,聪明的人可以在很放松的喝酒吃饭中见微知著,识人用人。
等人时可识人。有位老板吃过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重视有文化的人。他看好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想让他做秘书来慢慢培养。他宴请重要客人的时候,常让这位年轻人同往。一次在等客人时,他的手机响了,于是去接听手机。就在这一会儿的工夫,秘书把自己的碟子和邻座换了一下,原来他的碟子有个小裂痕。这一幕被老板看见了,他皱了一下眉,后来没有重用那位小伙子。有一次,他讲到这事,说:“本来有裂痕的碟子装渣也不碍事,不必太计较。再说要换完全可以叫服务员换一个碟子,怎么能趁边上的人还没到,就换给别人用呢?可见,这样的人私心重,很计较,很有可能会见利忘义。”
吃饭时可识人。有位冯姓老板请一个合作伙伴吃饭,拉着老友去陪吃。吃完饭回家的路上,老友说:“你这个合作伙伴,不可深交。”冯老板不解:“为啥?”“他夹菜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来,然后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这最多只能说没有教养,缺乏文明。”老友却说:“不,这说明他是个自私、狭隘之人,因为他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挑肥拣瘦,如果面对的是利益的诱惑,他一定会不择手段占为己有。”
边吃边聊时也可识人。一次几个企业家一起吃饭,谈起创业之初的事。其中一位土豪向大家炫耀,说他在一次买卖中,对方如何傻帽、如何粗心,他只用雕虫小技就瞒天过海,骗了合伙人不少钱,对方至今还蒙在鼓里,而且很尊敬地叫他“爷”。他自鸣得意,几位老板也夸他精明。但没过多久,土豪发现大家都在疏远他,也不与他谈生意了。
所以,平时迎来送往,请客吃饭,同事聚餐,都能从喝酒吃饭的细节来认识人,以此作为选人、用人、识人、交友、合作的参考,往往更透彻,更精准。 (苗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