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试航拍—探亲访友南国行(一)

 颐心文苑 2013-12-22
 
 
 
 
 
 
 
 
 
初     试     航     拍
 
 ——探亲访友南国行(一)
 
图文    ·  塞上齐翁 ·

 


 

           2013年11月9日至12月14日,和老伴赴深圳、广州探亲访友。往返都是女儿定的机票,我乘此机会尝试了一把航拍。

          以前倒也坐过几次飞机,但那时手边没有相机,所以失去了许多好景致,好机会。记得一次包头飞北京,当飞机在首都上空盘旋的时候,下面的绿色植被,褐色山峦,美不胜收。还有一次,已经记不清是从厦门还是上海抑或广州还是海口,起飞后不久,舷窗外白云滚滚,硕大的落日,通红耀眼,霞光万道,灿烂辉煌。那时就想:有一部相机多好!

          航拍,顾名思义,就是航空拍摄。然而,此航拍非彼航拍。人家的航拍,乘的是直升机,在选定的时间,到选定的地点,在最佳的时段,从最佳的高度,拍摄计划拟定的内容;而我的所谓航拍,乘的是民航客机,在人家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线,从不可控也不可知的高度,随机地看到什么就抓紧时机拍点什么,稍一迟疑,景致就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人家是选定什么拍什么,是指哪打哪;而我是拍到什么算什么,打哪算哪。这差距,可就大了去了。所以,我的所谓航拍,实际上与摄影艺术无关,纯属玩玩闹,是滴——玩玩而已。

         去的时候,乘的是海航 呼和浩特-深圳的航班(包头没有直飞深圳的航班)。怕道路拥堵,儿子开车一大早出发,没成想一路特顺,11:40的航班,我们9:00就到了机场。取票办登机牌的时候,我特别卑谦地对空服小姐说:“我想拍几张照片,能否给安排一个视线比较好的位置。”

       还好,小姐看了一下显示屏,面无表情地说:“只有第4排A、B连座,前边没有了。”

        哇!第4排,虽然是提前将近3个小时办理登机手续,这个位置也超乎我的预期,于是赶紧回答:好的好的。待上了飞机一看,即使第4排,从舷窗望出去,正面偏前方还算视野开阔,正面偏后,便是机翼前缘了。我拿出相机,推拉了一下镜头,还好,广角端也基本兼顾了。

          回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深航广州-包头15:30的航班,我们大约13:30赶到机场,我们一位年轻的朋友和另一位朋友的儿媳怕排队取票不给选号,两人到自动机上自己选,输入必要的资料后搜索位置,显示只有21排A、B,再搜,19排A、B,再没有其它连坐的空位置了。只好选19排。这个机型共有29排座位,满以为19排会离开机翼。登机一看傻眼了,舷窗外正对着机翼的远端,相机16的广角推到35,镜头还得朝下,才勉强避开机翼的干扰。真是郁闷!

         郁闷还不止于此。本以为17:00左右可以拍到辉煌的日落,没成想到那个时辰,浓云蔽日,远处天际,只有很窄的一抹金黄,真是无法恭维哦!

         不管怎样,看看PP吧。让高手见笑了。

        12:06。刚从白塔机场起飞(航班延误约20分钟)。这里是呼市东郊还是南郊,我不清楚,那条宽宽的亮带。该是有橡胶坝的人工蓄水河。
 
        进入云层。层层叠叠、高矮起伏的云层,宛若辽阔浩渺、波涛汹涌的大海,目光所及,水天一色,蔚为壮观。
 
 
        透过云层,山峦的脉络清晰可辨。右边的山顶,好像还有积雪。阳光照耀,无尽的山脉,一派辉煌。
 
 
        大朵大朵的白云,一团团、一簇簇、一排排,从遥远的天际滚滚而来。啊——多么雄伟!何等壮观!
 
 
        这里的云朵像海浪,又像山峦,其间浮动着飘渺的、淡淡的云雾,宛若神秘的仙界。
 
 
        时空相融,天地与共。那条弯弯曲曲,翻山越岭,横贯东西的亮线,是道路还是河流?
 
 
        是天上?还是人间?耳畔依稀听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肥我爱她,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房就像白莲花。哦——眼前不正是一朵朵、一片片雪白的、圣洁的白莲花么!
 
 
        哦——那一脉由右下向左上蜿蜒延伸的山峦,多么像一条硕大的、舞动着的赤色巨龙,正穿行在蓝天白云之间。
 
 
        在大片山脉的上部,该是一大片冲积平原。左下角那座该算是很大的高山湖泊,蜿蜒出一条不小的河流。
        会是长江吗?
 
 
        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对于人类来说本来就不大的地球上,人们的活动仅仅局限于大山与大山的缝隙之间。 
 
 
         这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很浅显、很朴素的道理:大自然是不可抗拒的。
 
 
         所谓“人定胜天”,充其量是一句豪迈的政治口号,却未必是一个正确的哲学命题。
         
 
       至于盛传一时的“与天斗其乐无穷”,如果不是自我解嘲,也只能算是聊以自慰罢了。
 
         
        诚然,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一定是有限的,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今天,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上面四幅图片中,我们终于看到人们有了较开阔的活动空间。但是同样是在大山和碧水的包围之中。
        这,就是我们须要珍惜的生存空间
 
 
       啊—— 碧水烟云,薄雾笼罩,依稀飘渺,右下处恰似一处断桥——敢与西子比妖娆!
 
        
         哦——江山如画!如画的江山!
 
 
        南国羊城的上空。
        尽管起码是在几千米以上的高空,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都会的概貌。右下角是珠江,边上那座上下粗中间细顶部尖尖的圆柱形高塔,是羊城的地标建筑——广州电视塔。广州人戏称其为:“小蛮腰”。
 
 
        14:59。已经接近深圳宝安机场。此次航程就要结束了。
 
 
      晚霞照我飞返程(17:16)。 这就是19排A座舷窗外的正面视野。
 
 
        从时间看这该是首都附近的灯火(17:37)     焦距39     t1/10    f2.8     iso3200      后期电脑补光、提亮
 
        
         鹿城的灯火依稀(18:42)      焦距31mm        t1/30     f3,5       iso12800        后期电脑补光、提亮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