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利军:文心雕玉

 苏迷 2013-12-22
江苏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瞿利军以其气韵高妙的器皿件享誉玉雕界,而其近年来精心耕耘的玉雕小件也成绩斐然,多件作品收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其作品气质文雅,散发着江南风情、苏作味道,而这些离不开其一贯坚持的以文养玉之创作精神。
瞿利军:文心雕玉
 
《竹韵》
 梅花映月
梅枝
水乡秋韵
福禄寿蟋蟀盆
童子斗蟋蟀   玉牌加臂搁
 

  谈到瞿利军,当然你会说他是一个玉雕人。但首先,他是个苏州人,在苏州这方水土成长,从小在楼上听着河水中的橹声欸乃声,踩着巷子间的石板路,走过如画一般的粉墙黛瓦。
  瞿利军说,环境养育性情,造就爱好。从小时起,他就喜欢画画,崇拜明四家,这些大人物的作品其实很少能看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今的瞿利军,性情仍然温润,爱好依旧文雅。他收藏前贤书画、各色文玩,让心灵沐浴在文人艺术之中。
  如此便可以理解,为何瞿利军玉雕小件作品总有如许格调。正是江南文化气息的涵泳和苏州文化环境的熏陶,造就了瞿利军作品浓浓的文雅意趣。
  这样的文人意境,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此处归纳三点。
  1以画境得意境
  瞿利军爱画画,爱赏画,在玉器创作中也便钟情于营造画境。在玉雕中表现绘画作品,绝不是呆板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或增或减,或繁或简,将画面意境表达出来。瞿利军显然擅长此道,其作品《竹韵》,在玉牌表面浅浮雕几杆修竹,叶子苍翠饱满,竹枝挺拔清秀,竹节排列有序,颇有几分文同画竹的精神气质在内。这样的作品自然有诗情画意,文气氤氲。
  2以俏雕得天真
  中国文人素来重视天然意趣,所谓大朴而不雕,抱璞而含真。
  天然一块籽料玉石,经历千万年风吹日晒,流水冲蚀,形成独有的形状和皮色,其自然之貌乃天地间之大美,有心人绝不会焚琴煮鹤,妄加斧凿。遇到此类天然好料,瞿利军便与玉石长久对视,凝神聚思,审视其个性和特点,再依据形状设计和雕琢。思维滞涩时,宁可数月不动工,可见其对“天然”二字的重视。
  观其作品《水乡秋韵》,几许黄皮恰到好处地保留着,衬托起若隐若现的江南水巷之境。《梅花映月》则是红皮籽玉原石雕琢而成,借着黑色皮料琢成古梅虬曲枝干,又用黄色背景映照出月下梅花数点,令人如闻清香。《梅枝》之设计更可谓石破天惊,独具创意,于玉牌极易被忽略的侧面精心安排,得“墙角数枝梅”之文人意境。
  3以巧思得妙趣
  文人是古代精致生活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美的发现者,他们追逐着不一样的气息和情趣。今天审视古文人把玩欣赏之物,常见无限巧思。瞿利军琢玉亦不墨守成规,总是别具一格。此处只说其两组关于蟋蟀的作品,一组是和田籽料福禄寿蟋蟀盆。一块籽料琢出大中小一套三个蟋蟀罐,盖子上分别刻有福禄寿三字,每个蟋蟀盆配一和田碧玉雕刻的蟋蟀,可谓相映成趣,真是雅玩之物。
  再有一组《童子斗蟋蟀》,创意令人叫绝。作者设计一个竹筒,由三部分组合而成,中间为玉牌,雕刻两个童子斗蟋蟀的场景;两侧各为一个竹片形状的臂搁,里头分别琢刻正欲战斗的蟋蟀一只。如此,造型可合为一体,画面也可合二为一,见者无不赞其意趣横生!
  与瞿利军说玉,他也三句不离文雅二字。得传统之精神,融入自身对生活和美的体悟,作品便能文雅可观。在这条文心雕玉之路上,瞿利军依然在探索着。(春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