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开谈艺录

 悟道修行慧能 2013-12-22
原文地址:石开谈艺录作者:一墨书法空间

[转载]石开谈艺录

石开谈艺录(文/王世杰)

 

2012年3月5日,去书法院聆听了石开先生的一次授课,先生由于身体原因,眼睛已经只有一只眼睛的弱视了,所以自称是老宅男,不出门,不谈生意,不讲课,但还是亲临书法院给大家上课,三个小时坐在讲台上没起来,课间“插播广告”,即自己的书法作品给大家解读。虽然没有谈到篆刻方面的一字一句话,但还是讲了一些很实在的观点,主要介绍推荐了艺术从业者,必须读的一些中外经典文学、哲学、理论书籍(在下篇博文中我列举出来和大家分享)。下面把课堂上的一些言论整理出来,一则算是记录,二则给诸位分享。因为我自己的观点是,艺术是追求真善美,真乃真诚实在纯粹也,我是一个透明体,严重鄙视吝啬狭隘,保守的,因为那样的人根本不配从事艺术,成功,成大器的门也永远不会给他打开的。

 

以下是石开先生的语录整理片段(用第一人称)

 

艺术成功三要素:

一、 天赋,天赋是父母给予的先天的不同于他人的特质。非常重要。自然科学类的行业,可以通过努力打开成功之门。唯有艺术不行。“游艺犹如探宝山,百人九九手空还”。我以为艺术的真正成功者比中彩票概率还小。而高层次的艺术没有再传的,哪怕自己的亲生子女,如果身边的书画家让自己的子女考了艺术学院,那一定是他的孩子学功课太差,只能读艺术是迫于无奈。我的儿子,王镛的儿子没一个学艺术的。因为先天的那份艺术的基因仅此一份。所以艺术是万人在耕耘,只有一两个人去收成收获,所以可以使一个人暴富,其他多数人没有报酬,甚至一无所有。

  才情,也是算天赋的,闷骚型的不行。

悟性,艺术家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把很多的东西打通。

二、用功,爱因斯坦说过的“在正确的方法下用功”。

三、机遇、艺术和科技不同,生不逢时可能你就不能成功,现今的时代是有史以来艺术发展的最好时代,我早年的时候,去看望我的老师,老师七十多岁穷困潦倒在病床上,劝我不要学艺术了,否则以后会“饿死在雪地里”。我说福州不下雪的(我是福建人)。我后来到北京,对雪有了很深的感情,因为年轻时在南方没见过雪,更是老师那句“饿死在雪地里”的残酷劝告,使得我很珍惜今天的滋润的生活。

 

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三个能力”----判断力、想象力、自信力。

1、判断力=适应选择

2、想象力=衍生创造力

3、自信力=欲立人格,自以为是,离经叛道

 关于创造力,艺术家必须有创造力,二王写的再地道,成名以后还是要有创造力支撑的,何绍基所以称为一代大家,是因为他把颜字进行了自己的创造。

 关于雅俗共赏,雅俗共赏容易被外界所接受,但真正留下来的还是有独特风格的,哪怕是当时不被人接受的东西,欣赏有滞后性,创作者有前卫性。

 关于林散之,林散之是由独立的笔法,其作品清丽飘逸,有仙气,这跟其师傅黄宾虹有关,黄宾虹就是把山水画的再黑、再厚,依然有仙气和仙境。有人说林散之的作品重复内容太多,这是由于他成名以后,来者不拒,写的太多了。我自己就没有花任何本钱,索要先生三幅整张作品,我还把我的一个江湖画虎的朋友介绍给先生,一副江湖老虎画,先生居然给人家写了五张作品。

 于右任书法写出来抱怀之气,这和毛体不一样,老毛就是太怀素了,于右任他有自己的东西,作品中有自己的性格秉性,他的确有圆滑之气。

 一个追求艺术的人,首先要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撑,或作出任何出奇的举动,都能受人追捧,否则,一个没有任何作品建树的人,哪怕你脱光去长安街裸奔,那也就让人谈笑两天随后不了了之。梵高之所以被后人仰慕,不是他的行为的怪诞,是因为梵高的作品的独特性。

 我觉得自己就是,千万人在耕种,我是收获的那个人;王镛先生说我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矛盾体,我自己也同意。我在一次个人展览的前言中这么写的:我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感谢我的三位老师,是他们把我引到了艺术之路,其次感谢我的父亲给我取了一个很好很响的名字---石开,还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位智商极高的伟大女性,是她把这些好的基因传给了我。

 怎样评判一件书法作品的好坏,引用邱振中先生的两句话:要具备传统的核心的东西,又要有传统所没有的东西!我自己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但对当代的评判还是很客观的,好的东西依然可以肯定,如启功、余秋雨、曹宝麟等人的艺术思想和著作还是值得读的。

 

                                  2012年3月5日晚于京东燕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