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绝妙好词》读后感
2021-05-13 | 阅:  转:  |  分享 
  
精彩纷呈

——读《绝妙好词》有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

读《绝妙好词》感到的是:精彩纷呈。

一、周密

宋末常客临安。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周密(1232—1298),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

周密,南宋后期颇负盛名的词人。周密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1232年,他出生于父亲周晋任县令的富春县署斋中。周家是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门香。周晋工词,常与名流酬唱答对。周密幼年耳濡目染,饱受陶冶。青年时就参加父辈师友们的唱和,虽年少而笔力不弱,渐渐“才情诣力,色夕绝人。”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画梅竹兰石。周密的词词句精巧,清新秀丽,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如《采绿呤》:“采绿鸳鸯浦,画舸水北云西,槐熏入扇,柳阴浮桨,花露侵诗,点尘飞不到。冰壶里,绀霞浅压玻璃。想明?,凌波远,依夕心事寄谁。移棹舣空明,萍风度,琼丝霜管清脆,咫尺挹幽香,帐岸隔红衣。对沧州,心与鸥闲,吟清渺,莲叶共分题,停杯久,凉月渐生,烟含翠微。”周密虽生于南方,但始终没有忘记家乡。他说:“先公尝言,我虽居吴,心未尝一饭不在齐也,岂其子孙而遂亡齐哉。”并常以“历下周密”,“齐人”,“华不注人”署名。入元以后,他弃官归隐,更增添了怀念故乡的悲伤,常以诗词来表现自己的离愁别恨。周密在隐居期间,曾以保存宋代史料为己任,著录了《齐东野语》、《武林归事》等笔记,还保存了一批宋朝文学、文物资料。他所选的《绝妙好词》辑132家的作品,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词人作品,靠这个选本流传下来。

二、《绝妙好词》

反映了南宋词坛婉约格律词的艺术成就。

《绝妙好词》始自张孝祥,终于仇远,共132家,包括周密本人的22首词。选录标准偏重于格律形式,所以只录清丽婉约、优美精巧的词作;编排上以词家为经、以时代先后为顺序,体例严整。书中选录了许多不见史传的宋末词人作品,赖此以传,从中可见当时词坛不同风格作品的流行情况,为研究宋词风格、流派的演变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

元、明两代传本稀少,康熙间柯熠、高士奇刊本出,始流行于世。清初于钱谦益家发现抄本,有明汲古阁抄本。乾隆初,查为仁、厉鹗二人各自为《绝妙好词》作笺,乾隆十三年,厉鹗赴京,路过天津,与查为仁见面,见查之笺,极为佩服,遂以己作付查,删复补遗,并为一书,题为《绝妙好词笺》刻印问世。今传本即为查、厉合笺本,收入《四库全书》中。又有《四库《绝妙好词》是宋末元初词人周密选编的一部南宋词选集。全编选词三百九十首(今传本有六首残阕),词人一百三十二家(其中蔡松年实为金人)。它是我国最早的断代词选之一,并且具有鲜明的流派特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形式之一。它萌芽于隋代及唐初,唐末五代逐渐盛行,到了宋代进入成熟、繁荣期。词本来是一种配合乐谱组织文字的歌诗,所以当初称为“曲子词”,简称“曲”、“曲子”。因为是“应歌”之作,故有“倚声填词”之称。北宋中叶以后,词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文人始把它当作一种新的诗体来写作。词也叫长短句、诗余、乐府等。长短句是就词的句式而言的,少则一字,多则十余字,与句式整齐的近体诗不同,故有是称。诗余是指填词出于诗人之余事,宋人编诗集时,常附词于诗后,标题为诗余。乐府之称大概是因为词“倚乐而歌”,与前代乐府诗相类。?备要》本,内附《绝妙词造续抄》1卷,由钱塘姚氏作注,中华书局据此本校订排印。

词与音乐的关系非同寻常。我国古代诗歌历来和音乐有着密切关系,或“以乐从诗”,如《诗经》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风、雅、颂的划分,其标准就是音乐的归类;或“以诗从乐”,汉魏六朝乐府诗即依调作歌。先秦流行的音乐为“雅乐”,汉魏以来流行“清乐”。隋唐之际,在汉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糅合少数民族及外来音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燕乐”。它的音节丰富多彩,节奏灵活多变,很快占据了乐坛的主导地位。为配合“燕乐”歌唱,乐工伶人们以当时流行的齐声的五、七言律诗、绝句入乐,这就是盛行一时的“声诗”。但整齐、短小的齐声律诗、绝句终究难与曲调繁富多变的“燕乐”相协调。民间艺人们尝试用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直接来配合“燕乐”歌唱,取得良好效果。这种民间唱词就是词体的起源。由于民间词的广泛流传,一些文人也“倚声填词”,开始了词的创作。?

现在见到的最早的词,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词,创作年代大致在盛唐到五代之间,大多是民间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也较丰富,词风质朴清新,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较之同时或后来文人之作,艺术上还显得较为粗糙,但也不乏想象丰富、语言生动的优秀之作。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据传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中唐之际,有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先后继起,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都是传唱不衰的佳作。这个时期,文人填词不过偶尔为之,他们的主要精力仍在诗文上。?

晚唐五代时,文人填词之风才兴盛起来,并形成“花间”、“南唐”两大词派。“花间派”因后蜀赵承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它的鼻祖是晚唐词人温庭筠。他是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却不在诗而在词。他是第一个真正致力于创作词的文人。他性格倨傲又浪漫放纵,尽管文才敏捷,却屡试不中,终生沉沦。他经常与歌妓为伍,并投入正统文人所不耻的“艳情”题材创作中,而能配合乐曲、节奏多变的长短句比诗更能传达柔媚香艳的情思。他的词音声繁会,针缕细密,深婉密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对词体的确立有着奠基之功,开创了婉约词的先河。继温庭筠之后,“花间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前蜀的韦庄。“南唐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后主李煜,其早期作品多写宫廷生活,后期作品大多是抒写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悔恨,词风也由早期的风流倜傥转为后期的哀怨忧患。?

总的说来,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于歌舞享乐的社会环境下,多把眼光盯在深闺绣房、秦楼楚馆,只留心身边花间月下浅斟低唱的生活,作词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抒发情爱。与民间词相比,其社会内容、题材远逊一筹。但文人词毕竟将艺术上、体式上还比较稚嫩的民间词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使处于自由不定型状态的民间词上升为有严格体式要求的定型化词体。需要说明的是,燕乐比起前代那类“中正和平”、“乐而不淫”的雅乐、清乐来,属于一种“俗”乐,而且多在酒宴歌席上由歌妓舞妾唱奏(故也称宴乐),因而多属“艳歌”、“艳曲”、“女音”。配合燕乐歌唱的“词”,也就带着明显的“俗”气。花间派以来词主艳情,柔媚婉约,实在与“倚声填词”、协乐歌词的性质分不开。?

在唐五代、宋初文人士大夫心目中,词不过是流行于街头巷尾的俗曲子而已,与可以抒情言志的正统诗文绝对不同。他们对填词多半都很轻蔑,认为文各有体,“诗庄词媚”,“词别是一家”,因而只把填词听歌当作一种赏心悦目的消遣性娱乐。北宋仁宗朝以前,词坛基本处于沉寂状态。稍后的晏殊、欧阳修等不过是承袭五代余绪,词调仍以小令为主,词风、词体均无新的成就。直到以柳永为代表的“市民词”兴起,慢词、长调登台亮相,宋词才真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先让我们了解一点有关词体的知识。从外在形式看,词与近体诗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句式长短参差,形式灵活,好像漫无章法,其实极有法度。它既精心讲究声律,又有参差不齐的艺术形式;既适合音乐的特殊要求,又是从诗歌句式、格律的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词在体制上的诸多特点,首先是由词调决定的。词调是指作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而乐谱是由不同的宫调确定的。宫调由七音十二律配合组成高下不同的乐曲音阶。所谓“倚声填词”即首先依据宫调创制出词调,然后按照词调所规定的音节声调和乐段乐句去填写词章。词调的声情既受宫调的制约,又比宫调更为细致,更为丰富。为了区别成百上千的词调,每一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现存的词调有一千多种。有些调名本来是乐曲的名称,有的则本来是词的题目。绝大多数的调名与词的题目没有关系,词人常在一首词的调名下写出词题或小序。每一种词调一经前人创制,用文字声律定型下来,使词格律化,就能够脱离乐曲单独流传。所以,词与音乐脱离关系后,原来的词乐不断散亡,词调名就成为词的某一种段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格式的符号,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词调一般根据词曲分成令、引、近、慢等不同的种类。令曲大多为短小的曲子,令也就成为对短小词曲的泛称。引曲是大曲正曲之前序曲中的一部分。近曲又称近拍,是由慢渐快部分用的曲子。慢曲子指悠扬舒缓的曲调。词曲中的令、引、近、慢主要指音乐的节拍,与词的长短关系不大。词与音乐脱离关系,成为独立的抒情文体时,它们就虚有其名了。后人根据词的文字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在结构上要分片。词每分一段就叫一片,也叫一阕、一遍。词体分片原是乐曲分“遍”在填词上的体现。词体共有一、二、三、四片四种,习惯上分称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双调最为常见,一般前、后两阕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相同。?

词讲究平仄。词的平仄格式来源于近体诗的声律要求。近体诗要求一句中平声字与仄声字(上、去、入声)交错使用,以使音节抑扬起伏,避免单调。词由于句式差参不齐,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错综使用,因而平仄的格式比诗律更严格更复杂,“审音用字”非常讲究。后人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和平仄分别加以概括,建立了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也讲究对仗与用韵,

三、词风雅正

《绝妙好词》的共同特色首先是词风雅正。《绝密好词》以姜夔为宗,“醇雅清空”,其选词也以此为最高境界,注重次本身的音节词藻之美,不注重次对现实的反映,也因此受后人诟病,词本艳科,并非必然是对此的轻蔑,而是对词审美特性的界定,周密所选之词美轮美奂,绵逸妙曼,不违词之本性。

四、讲究声韵格律和锻字炼字,重视词的艺术。

五、独特风格体现了周密及以西湖吟社为代表的宋末临安词人的词学观点。

第一章整理归纳周密的词学思想。本章分艺术构思论、艺术审美论、艺术形式论三节。艺术构思论主要探讨周密“无兴不作”的灵感说和对词体功能的思考。周密力倡“无兴不作”,并重视外界客观事物对灵感的激发作用。周密对词体功能的思考,表现在崇尚“情”与“志”二者融合,并主张情志的表达应“借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艺术审美论表现在周密对花间范式的推崇,并在传承中有所超越。周密突破花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的畛域,推崇风韵高雅、典雅华丽而有正义感的女性形象。词选所选恋情词,皆避开情与欲的正面碰撞,借梦境曲达情意,并通与落花、伤春等现象联系,体现精神层面之“雅”。艺术审美还表现在周密对清风雅韵的崇尚,欣赏清丽淡雅之景,向往平淡恬和之心境。他评词论艺皆以“自然”为最高审美标准,然而这种“自然”不是平淡枯槁,而是趣味与韵味的融合。艺术形式论主要论述周密对音律和修辞的重视,周密对音律的要求体现在志雅、音清、语工三个层次,他强调音律和谐与字律自然。此外,周密对用典、复辞叠字等修辞手法表现出浓重的兴趣。第二章研究探讨周密词风。本章主要论述与周密词学思想密切联系、相互印证的主导词风。亦分三节进行阐述。第一节是凄婉绵丽、寄托遥深的抒情方式。周密一生都是在悲吟、哭泣、静默中走过,伤感、郁愤情绪在词中反复吟咏,然而却隐藏不露,采用了“入而能出”的达情方式,而且多借咏物来托寓深情。第二节是空灵清远、精深雅秀的艺术境界。周密学识渊博,才力富赡,他将书法、绘画等创作之技法娴熟地运用于词体创作,从而使词境苍茫空远,富有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周密还充分诗化了他所栖居的时空,并在其中贯入超世迈俗的清雅之气,流连于湖光山色、雅致秀景中自珍自赏,使词具有了“韶倩之色”与“绵渺之思”。第三节是音响调利、于律严谨的审美理想。周密精通音乐,其词有“敲金戛玉、嚼雪盥花”之美称。为追求词的音乐性,他镂冰刻楮,炼字琢句,却又能做到“炼不伤气,自饶名贵”。第三章比较周密创作实践与词学思想的差异性。周密所处的由宋入元时代是由雅到俗的文化转型期,时代文化思潮对周密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周密的创作实践对其词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创新与变通。理论层面,周密坚守代表正统文化之“雅”,但在创作实践中却出现了对异质俗文化的包容和借鉴。主要表现在词学理论崇尚高雅,而创作实践则存在对俚俗的包容;词学理论崇尚法度,而创作实践则存在对规矩的变通;词学理论推崇花间范式,创作实践却少涉儿女之情。结语部分是补充阐述,周密是由宋入元的遗民,与当时大多数宋朝遗老一样,既食周粟,又坚决不仕新朝,这种矛盾的处世态度也反映在他们的精神活动中。周密词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对“雅”的坚守,反映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文化乡愁;而对俚俗的兼融,则是处于特定时代的无奈选择。

六、宋朝周密编的《绝妙好词》为什么没有收录李清照的词,也没有其他女词人的词。

《绝妙好词》收选的就是南宋婉约、格律派词人的作品。尽管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也有收录,但皆取其婉约、雅正之作。它的问世反映了当时词坛的风尚与选编者周密的艺术追求。











1







献花(0)
+1
(本文系绘诗意人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