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再现明代全盛风貌

 洁洁赢 2013-12-24

经历了近五年的大规模修复,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的雁门关,初步再现了600年前明代雁门关全盛时期的风貌。

近日,山西省代县雁门关乡殿上村66岁的魏福玉,捐出两尊火炮铳。据专家鉴定,其中一尊可能制于明代,并在几百年前就服役在雁门关上,后因战乱失落在山西朔州一带,几经辗转回到代县。另一尊火炮铳,收藏于上世纪90年代。

山西省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局长王凤岗说,雁门关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始于2009年,至今已完成工程投资人民币3.8亿元(7900万新元)。

目前,镇边祠、天险门及雁楼、关城城垣、雁塔、关署、宁边楼、威远楼、关帝庙、戏楼、翁城门、明月楼等11处明代雁门关关城防御体系的主要建筑均得到原样恢复。

王凤岗还透露,雁门关景区和代州古建筑群,已于11月底获得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成为山西省内继平遥古城之后,第二家获此称号的单位。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作为古代中国北境重要的咽喉要塞,雁门关曾上演过白登之围、汉武帝北击匈奴等重大历史事件,北宋杨家将御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2001年,雁门关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