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书万卷,怎敌你一眼风光 作者:心灵散步者

 天宇之间 2013-12-24
   海原县,地处六盘山余脉,这个有着大海一样原野的诗意地方,却注定了它虽渺小却不平凡,因为它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此建过“海喇都行宫”,避暑,围猎;它是西夏的“南都”,一代文杰范仲淹,就是让西夏的五万精兵从这里出发打败而英明不在;它是宁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过皇后的地方,西夏崇宗皇妃的出生地;海原,有许多让历史不能忘怀的记忆,特别是1920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环球大震”……它让世人所有的的头颅为它的灾难而低垂。
  这是一个充满大悲大喜的地方,也是一个被岁月历练的澄净丰富、广阔无垠的地方。它的深邃,造就了中国文学“熊猫之乡”——西海固。它的美,在历史的深处凝固;它的美,被它依然年轻的血液激活。
  但是,我们来这里,不是沿着岁月寻找往日的痕迹,印证那些难以忘怀的故事,我们要在这个古代名震边塞,山如莲花一样拥抱的美丽县城,寻找它的另一种美丽——自然之美:因山高气寒,春秋落雨成雪而被宋夏时称为“雪山”的南华山而来。
  半个月前我在天气预报中看到11月23日要下雪了,便与赵永忠老师相约用相机记录下那美丽的场景。天随人愿。晚上20:30安全到达海原时,望着路灯下雪花美丽的身姿,唐人姚合的《咏雪》:“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千年的雪没变,我们与古人雪夜因雪兴来访的心情一样,而结果完全不一样,在我们尽兴之余,不免为古人无兴而返而惋惜。
  清晨六点半我们开始启程,在风雪中赶赴城边的牌路山,山下“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奇其景太美了!真是“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而襄阳的岘山,怎比得过眼前的海原牌路山呢?山脚下的仿古牌坊,山顶的八角亭子,山腰现代造型的蘑菇廊阁,隐藏在满山的树木灌木里的,被蜿蜒的山路连接起来,仿佛听得见城市与山野的对白,自然与秩序的沟通,全然没有古人的悠闲,让人浮想联翩。
  “青山不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我们折服于自然的神来之笔,但我们无暇在想,开始用心的构思,屏气凝神用相机的语言记录着这一切。冬天电池消耗快的出乎我的想象,不到三个小时所有的备用电池用完后,只好回到宾馆充电。
  下午,我们给车装上了防滑链,按计划到达了南华山深处。那里起伏的山峦,如墨的松柏,风中飞舞的雪粒,红色的沙棘果,整个世界像雾?如梦?似幻?都不是!他就是天地间的一幅中国水墨。简单的色调表达复杂的世界,用洁白色泽刻画万物的细节而达到一种不可企及深度,使自然之美达到了极致。我知道,这是自然对生命的教化,需要慢慢的静心研读。宁静而高远,我只知道,南华山它以山的高度注视着海原县城从古到今的变化。整个下午,我思考多于拍摄。我想起我的朋友画家然迪,他告诉我他的名字含义是:接受大自然的启迪。是的,读遍诗书万卷,怎敌得过这一眼的自然风光?
  24号下午离开时,我心里暗暗告慰自己:海原,不说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