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与疾病:揭示食用油与脂肪的六个真相 2013-12-21

 相-信-爱 2013-12-25

 

帖子迎春 ? 2013-12-24 0:58

社会大众对食品健康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油与脂肪,由于长期受到主流媒体的误导,民众已经很难分辨出两者的差异性与对健康的损益。其实油的好坏取决于它的种类与处理方法,这里列出六个观念来帮助大家厘清:

1. 饱和脂肪对大脑健康非常重要,然而奶油、椰子油、猪油和其他类型的饱和脂肪都不断被指责会导致动脉阻塞。人体大脑有很大比例是由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组成,这表示大脑功能运作需要饱和脂肪,即便是对大脑健康有益的ω-3脂肪酸也需要饱和脂肪来帮助吸收;骨头也需要饱和脂肪将钙质与其他矿物质运输到全身。

2. 大多数植物油并不健康,反而容易引起全身性炎症,像是大豆油、芥花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都被吹捧成取代饱和脂肪的健康选择,事实上这类脂肪含有ω-6脂肪酸,摄取过多时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和疾病。

3. 许多油被高温烹煮后会变得腐臭,包括普遍认为最健康的橄榄油也是如此。橄榄油本身属于低烟点的油类,若加热超过摄氏190度甚至可能产生毒性。其他也属低烟点的还有澳洲坚果油和亚麻籽油等,多数未精制油都是如此。

4. 芥花油是一种油菜籽油,在提炼油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副产品,即反式脂肪酸。动物试验证明摄取油菜籽油可能导致维生素E缺乏症。

5. 包括芥花油、大豆油、玉米油、棉花籽油等往往是基因改造产品,会造成器官损伤、消化问题和癌症。所以慎选非基改油脂来源,像是澳洲坚果油、芝麻油、南瓜籽、核桃、杏仁、胡桃、亚麻籽、酪梨和椰子油等会更好。

6. 许多声称是“冷压”的食用油,其实在制作过程中已被加热过或添加了像是己烷 (hexane) 的有毒化学溶剂。专家表示真正的好油应该是从有机种子和坚果低温压榨而来的,真正的非变性油在制造过程中也会避免接触光、氧和热,通常会呈现固态并以深色玻璃瓶装乘,再标上“未精制”。在购买时应确认制程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