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血栓—脑血管堵塞的防治

 怡吾 2013-12-25
       脑血栓是由于脑部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通流面积变小,或血液成分改变、粘稠度增加,形成斑块,或两者共同作用,致使颅内外动脉血管闭塞不通,部分脑组织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而形成的疾病。如果病情不太严重而又处理得当的话,脑血栓一般是可以治愈的。

脑血管堵塞的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脑血栓的好发部位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脑血管堵塞的症状

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1.颈内动脉系统

①颈内动脉: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②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

③大脑前动脉: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①小脑后下动脉: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症,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②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

③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症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④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症。

⑤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症,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

脑血管堵塞的治疗

1.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①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的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②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③稀释血液: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置换等量液体。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④溶栓:链激酶,尿激酶。

⑤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⑥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⑦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2.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此外,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有助于防止复发。特别注意平时少盐,清淡,多吃青菜、鱼,少吃动物肉,服用降血脂药物。

脑血管堵塞急性期用药:应该以西药为主,因为西药具有起效快,治疗针对性强的优点,能够迅速抑制住病症发展,但多数西药副作用大,对患者肝肾造成损伤,抗药性大(47%的患者会对阿司匹林产生用药抵抗),所以不适合脑血栓患者长期服用。

脑血管堵塞恢复期用药:对于脑血栓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脑血栓高复发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坚持可靠的长效药物治疗。只有科学用药,才能对脑血栓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础病变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动脉进一步硬化,防止血栓再次形成,为脑组织创造良好的内环境,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神经系统体征得到改善。

脑血管堵塞的前兆表现

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信号。

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升高、并持续在200/120mmHg以上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脑血管堵塞的前兆症状之一,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高血压病人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并有眼底出血、血尿,此类病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管堵塞。

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管堵塞极为常见的前兆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其他先兆症状:除上述脑血管堵塞的前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管堵塞的前兆表现。

脑血管堵塞的危害

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堵塞,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它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

脑血管堵塞的诊断

多静态发病:在睡眠中或睡醒后出现症状,常逐渐加重。多无剧烈头痛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

发病年龄较高: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脊液多正常: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发病6小时以内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多普勒可检测脑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等项检查,以便同脑出血、脑栓塞等鉴别。

脑血流图检查:诊断脑血管堵塞,脑血流图检查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之一,被誉为头晕头痛诊断的“金标准”。

脑血管堵塞的护理

以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多食水果、蔬菜来润肠通便。多饮水,晚饭前可饮蜂蜜水,睡觉前可适量饮白开水,以补充夜间体内水分的消耗,清晨起床后可饮低渗盐水(食盐0.5克左右加白开水250毫升),既能稀释血液,又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注意保暖,除全身添加衣服外,还应该注意头部保暖。保持平衡心态,情绪要稳定,劳逸要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消除诱发因素。

每日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降低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液粘稠,改善微循环。降压药应根据自身情况相应加量,目的是有效控制血压,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有效减低血液中的“粘、稠、浓、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