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里老人想“突围”,城外年轻人“围城”

 老沔城人 2013-12-25

【城里老人想“突围”,城外年轻人“围城”】  


岁数大的城里人,特别是由城外人变成城里人的“耳顺”之人,拿着退休费,有房有车,儿女也成家立业了,老人也走了,且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多少还有些不适应,大都生活在回忆和天伦之乐或旅游之中,对小时候的出生地或生活过的地方(包括家乡)油然而生一种特殊的感情,总想故地重游,会一会儿时的同伴你和他(她),不管怎么说奋争了一辈子,混得好赖不说,都已是落叶黄花了,且经济条件再不济也可算一个小康水平,城里太拥挤,能在城外能找个清闲之地,也算回归了自然。这种心态的人有多少,还真不好说,感觉是不种趋势。我馬上就要跨入“耳顺”之年,就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离儿女所在的城市又不太远,种点菜养些鸡狗,真是一种乐趣,是否也算从大城市“突围”到小地方或农村去了?

城外的年轻人,特别是乡下的年轻人,恐怕不会再甘心背朝天的过一辈子,城乡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城里的灯红酒绿,物欲横流,比乡下的兰天白云更有吸引力,再说城里机会多,只要肯干现金来得快,总得奋争一把,这不能说没道理。上了学的千方百计想留在城里,没有上过学的打工也未必就没有机会。难道城里人不是由城外人聚集而成?能象城里人一样过日子,而不仅仅是活着,这又有什么不对?城里动不动都要钱,房价贵得惊人,可先在城外安营扎塞过渡一下,也说不定那天就扩进城区了,自然就是城里人了。年轻人不认命,有理想,有勇气,有拼劲,围城总比在乡下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有出息。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先富起来的人”,举着钞票来围城,尽管是少数,但相对集中在几个大都市,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看来“围城”的人不仅仅是年轻人,还有一些“名流”和成功人士,对这些人城里人往往能另眼看待,似乎越多越好。看来围城的人也有等级上的差别。多数没有本钱的年轻人围不了大城围小城,也不失明智之举。

突围是有条件的突围,围城是没商量的围城,不管城里人愿意不愿意,围城大军只能是有增不减。中国人多地少,不走城镇化,如何实现工业化?富余的农村生力军转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尽管现在问题不少,矛盾也很多,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码头自然直,凡事总有一个过程,大不必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天塌不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