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课提纲(11)

 小崔家老崔 2013-12-25

讲课提纲(11)

(2013-05-14 18:00:42)
时间:5月13日(星期一)下午
1、习作综合点评(略)
2、关于书法的若干题款常识(发书面资料)
3、重温上下结构的几个基本特点(字例:集思广益)
4、重点讲解“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的结体特点
在中国汉字中,“毛估估”此类结构有三分之一。由于排叠复杂,因此,要求书写求正勿偏,三个部分的线条相对求“扁”,这个“扁”的概念,不是平均的,但是整体上要求扁一点。(发书面讲义),讲义中明确:在三个部分对正的同时,下部结构略向右取势,不可向左。部首之间的分间布白疏密合理,穿插得当。要求“四不”:不挤、不犯、不松、不散。【列举学员习作中间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在此类结构的汉字中各个部分的横向关系要求变化。或伸、或展、或收、或敛,主次分明。【以讲义中“密”字、“宝”字、“翼”字为例】
具体要求【板书】内容:
1)、上下三个部分的结构排叠要求紧凑;
2)、在上中下三个部分相等的情况下,书写的原则是上下部分宽博而中间部分稍窄。【板书:“莫”、“菩”、“素”、“意”、“怠”字等等】
3)、在上中下三个部分不均等的情况下,出现六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中高上下矮:“塞”、“燕”、“蒸”、“蕃”字等等;此类字的书写要求:中间点画舒展而上下笔画收敛;
第二种情况:中间部分矮而上下部分稍高。如“壳”、“帚”、“亮”、“豪”、“叠”等等;此类字的书写原则是中间部分加宽而上下部分显得稍窄;
第三种情况:上矮中下高:“蔡”、“禀”、“慈”、“暴”等等。要求将字头写得扁而由于中下笔画多应该形态稍高;
第四种情况:下矮中上高。如:馨字等等。要求将下部的笔画写得相对收敛而中上笔画相对舒展。
第五种情况:上高中下矮。如:“发”(繁体字)等等。结构则要求突出上部。
第六种情况:下高中上矮。如“寄”、“宽”、“葛”、“富”字等等。此类字的书写则注意三个部分的比例,特别是注意下部的线条表现,大致占位在二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