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七章 学习动机
2013-12-26 | 阅:  转:  |  分享 
  
归因模式稳定性控制点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归因理论重视努力在成就中的积极作用。这建议教师应该基于学生是否努
力进行奖励和惩罚,而不是根据学生成功与否。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了他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热情程度如何
等等。归因是成就动机的决定因素。理论应用于实践给学生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反馈★失败归为能力
意味着在类似的任务中也难成功动机不强教师传递给学生“愚不可及”.(虽不会明说,但教师的看法会通过其他方式
传递给学生,如竞争的评分制度,分数公开及排名,放大了学生间的差距。)★好的做法是淡化分数、名次——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期望:所有学
生都有能力学好,且帮助学生认识成功与努力的关系。★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是奖励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其将成功定义为: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
进步,可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考虑因素记入总分,也可对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计分,对成绩的改善进行奖励。能力观能力实体观:稳
定、不可变能力增长观:不稳定、可以变化、可控的形成:1、2年级11、12岁、能力实体观——
表现目标能力增长观——掌握目标掌握性目标表现目标学习为了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能力,为了进步。学习价值在于努
力、勤奋、挑战有意义错误为学习中正常组成部分重学习过程成功与自己过去成绩比较喜欢新事物控制感强学习为了好分数、好名次
、被认可在于比别人成绩好,高分错误不可接受重学习结果成功与他人成绩比较选择容易的任务控制感弱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可以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预测他今后的行为2、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积极地归因方式,对消极错误归因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反馈影响
学生归因习得性无助: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心理和行为。四、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班杜拉提出
。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同义。个人肯定自己的一种信念,即“Icando”的信念。
自感“Icando”,则会调动一切资源,做各种尝试和最大的努力。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直接经验成败归因:将成功归
于努力、能力,自我效能感会增强。替代性经验:示范者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言语说服:不易持久目标设置:设置近期,易于实现的目标奖
励:奖励学生的良性行为,效能感会增强习得性无力感习得性无力感: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
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第65页塞利格曼和梅尔实验)习得性无力感的理论塞利格曼认为无力感的产生主要经历一下过程:获得“结果
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产生无力感:无力感产生以后,对认知、动机、情绪三中
心李成分都有破坏作用。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修正模式他们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在面临失败以后无力感的产生与否以及产生以后所表现出的各种
不同特征均与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有关。一个考试失败的学生的归因普遍性控控制控制点点普控制点控制点遍性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归因
不稳定归因稳定归因不稳定归因普遍归因智力不足体质不佳(感冒)GRE的试题太难运气不好特殊归因数学能力低考数学
那天刚好感冒GRE的数学题太难考数学那天运气不好解释根据无力感的归因理论,内部归因产生个人的无力感,外部归因产生全体的无力
感;稳定归因产生长期的无力感,不稳定归因产生短暂的无力感;普遍归因产生普遍的无力感,特殊归因产生特殊的无力感。个体因素需要成
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情绪动机个体因素环境因素需要成
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情绪教师家长同伴等动机2、教师的期待:自我实现的预言:你期待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魏延必反”故事:究竟是现实验证了预言,还是预言制造了现实?对学生要“赏识教育”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
外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目标明确、具体目标起方向作用;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
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自我效能感,满足需要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反馈要明确具体。越具体
明确的反馈信息,越能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更清晰、深刻的了解。要及时。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即时强化的激励作用最强。要有经
常性。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表明,不管奖励多么有效,如果奖励的次数不够频繁,奖励对改善行为的作用甚微频繁给予小奖励比偶尔给予大奖励对学
习更有促进作用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思考:有效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思考:教师在运用奖励时应注意
哪些问题?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活:动机使有机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在动机作用下,人的行为会指向某一目标强化:形成条件:内驱力——内因
诱因——外因“能够培养的态度中,继续学习的渴望是最重要的。”
---杜威二、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
部动力。学习动机一旦形成,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
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三、学习动机的分类(一)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离不开学习活动以外的各种诱因,如表扬、奖励、批评等;内部动机对学习活动的推动作用是稳定而持久的。可同时或交替发
挥作用;二者相互转化(二)奥苏贝尔的分类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要求
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源于好奇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这种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
使学习者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新的满足。认知的内驱力是内部动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兴趣
和求知欲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的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与认知内驱力的区
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知识内容本身,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内驱力
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属于外部的、间接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源
泉。Why?优秀成绩,较好的排名小学开始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竞赛、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等,都可以唤起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附属内驱力与
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比较(1)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2)奋斗目标:长者确定,另一内化成的个人目标(3)获得的地位不同。
派生的地位不是由学生本人的能力或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追随和依附的长者或权威人物所给予的赞许中引申出来的。这种学习动
机有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附属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份。随年龄增加,依附对象转移。师长——同伴在
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给予合理评价,有助于唤起附属的内驱力。学习动机的判断??1、学生是否注意教师?2、课上是
否主动回答问题?3、是否迅速开始某项活动?4、注意力能否维持到最后任务完成?5、能否坚持自己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看上去较难得
问题?6、能否自觉地学习?7、当确实需要他人帮助时,能否提出求助?8、能否顺利完成任务?9、允许选择时,即使有失败的可能,
他能否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10、能否接受这样的观点,即学习新东西时,难免产生错误?11、当从事不同的学习任务,但需要相似的学
习能力时,他是否有相似的表现?12、他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成绩是否一致?14、他是否参与课外的一些学习活动?15、学习时是否显
得快乐、自豪、热情和投入?16、能否跟得上教师的教学和辅导?17、即使成绩很好,他是否仍很努力地去改善?18、能否主动的选择
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19、在没有奖励或评定时,他能否努力地去学习?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
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原有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个
性、健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正向一致负向一致正向不一致负向不一致学习动机+--+学习行为
+-+-学习效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图)学习成绩高低
动机水平高困难的任务容易的任务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二、成就动
机理论三、成败归因理论、四、自我效能感理论一、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过去曾经受过强化的行为比那些没有受过强化或受过惩罚的行
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外部动机二、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DavidMcClelland)和阿特金
森(JohnAtkinson)。成就需要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在
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认为:所有人的学习动机都可以用
两种驱力来描述:追求成功的驱力和逃避失败的驱力。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与对失败的担心二者之间的情绪冲突。(同时存在)成就
动机的公式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Ts=Ms×Ps×Is动机水平是一
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值是指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I=1-P避免失败
动机强度Taf=Maf×Pf×If避免失败倾向Taf;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Maf;失败的可能性Pf;失败的诱因值IfTa=Ts
+Taf=Ms×Ps×Is+Maf×Pf×If追求成功者: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失败定向者不愿意承担风险,他们
只对非常容易的工作或极难的工作有兴趣,以此来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失败意味着失败并不表明你是一个失败者,而只表示你尚未成功。
失败并不表明你一事无成,而只表示你已学到了一些东西。失败并不表明你愚蠢,而只表示你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失败并不表明你面子扫
地,而只表示你有勇于尝试的胆量。失败并不表明你做不到,而只表示你需要采取更好的方式。失败并不表明你一定要放弃,而只表示你应该
更加努力。失败并不表明你无法达到目标,而只表示你需要耐心的等待时机。失败并不表明你不是专家,而只表示你需要象专家一样把失败当成
成功的阶梯。对教育的启示(1)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安排学习、工作,并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以激励他们强烈的成就
感。(2)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要适中。过易不能激发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念;过难则因不能完成任务而使他们心灰意冷。成就需求高的学生
,要安排他们去完成难度比较高的学习任务,使之竭尽全力去完成。(3)对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馈。如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正确评价,给予一定的奖励。四、归因理论(一)控制点理论罗特(Rotter)1957年控制点:“点”主要是指定位。内控型和外控型控制点会随某些具体的活动和情形的不同而变化。(二)凯利的三度理论1、三纬度1)客观刺激物2)行为者所处的情境3)行为者2、归因时取决于以下三个变量区别性:一致性:针对人一贯性:针对情景王刚在此次的考试中数学成绩较差,请结合该生的其他功课及其他同学数学成绩进行归因。(二)归因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BernardWeiner。将影响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纬度:稳定性、可控性和控制点(内外)
献花(0)
+1
(本文系刘倩520131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