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化解幼年的心理创伤?

 昵称15196362 2013-12-26

《二次曝光》是一部去年很火的电影,火既是因为它的演员,也是因为它的剧情。影片讲述的故事呈跳跃发展,美容咨询师宋其是故事中的主线,她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母亲被人杀死,后被参与调查此案的律师刘建收养。长大后,宋其爱上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刘东,却因养父逝世而意外踏上调查母亲死因的道路。童年的创伤令宋其产生了幻觉,她以为自己杀死了和男友偷情的闺蜜,撞死了涉案的警察,从此开始了绝望掩饰的逃亡之旅。其实她只是在自己的幻觉中重演了一遍母亲被杀、养父死亡的悲剧人生。影片的好坏,我不想多论,只是想说明,因为童年心理创伤导致成年后心理障碍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一、什么是心理创伤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2000年所发行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T,简称DSM-IV-TR)对创伤的定义是:个体经历了一种或多种超过其生活经验范围之事件,这些事件包含严重身体伤害之实际发生或威胁性,或威胁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或目睹他人死亡或身体伤害的实际发生或威胁性,而对该事件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例如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强烈的感受。

 

台湾学者陈家雯分别从认知与情绪的角度来定义心理创伤,她认为"心理创伤"有以下两种定义:

 

一、认知上的定义: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很难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赋予意义,亦难以将该创伤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因而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感到困惑,最后在其生活适应功能上产生失控感。如一些被性侵害的女生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抗拒爱情的到来。

 

 

二、情绪上的定义:个体在经历一件突发的、未预期的以及强烈的外界事件后,会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该情绪反应会严重破坏个体因应及防卫的运作,使个体处于无助状态。如地震后一些孩子会持续惊恐并不断地回忆起地震时的事情,对他们曾经亲近的人表现得感情麻木。

 

以上的解释可能过于学术,大家不一定能听懂,那我们简单来说,心理创伤(Psychological Trauma)是指人生遭逢巨变或冲击,以至于在心理层面产生挥之不去的阴霾。例如各种形式的身体虐待、用言语或非言语造成的心灵虐待、不顾忌当事人的成长需要造成的心灵损伤、目睹虐待或暴力事件、长期或极端地被忽略和遗弃、情绪不被接纳、情绪长期受控于他人等等。

 

心理创伤与生理创伤相比,持续的时间更长(有的潜伏时间可以长达几十年),影响更大(严重的反过来也会影响生理健康),不易觉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角落),更加痛苦(比起肉体上的痛苦,心灵上的痛苦是更是煎熬和折磨)。

 

二、为什么会有产生心理创伤?

 

 

正所谓,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发生各式各样的事件,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负性事件都会形成心理创伤,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那心理创作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看看以下的三个理论。

 

积聚型创伤(cumulative trauma)意指重复发生而具伤害性的事件,所造成的对重要他人(如:父、母)的信任逐渐瓦解的情况。积聚性创伤通常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从婴儿到青少年),这些具伤害性的事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时,它会随着时间和发展历程无影无声的累积就形成创伤。这是一个由量少到量多的过程,刚开始只是微小的伤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伤害逐渐加大。例如:长期受虐的儿童。

 

信息加工理论将人视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从感觉器官进入之后,经过过滤、选择、注意等机制,进入短期记忆,再经过强化和理解式复述,进入长期记忆。该理论认为情绪反应可以直接引导个人注意到显著的外在刺激,创伤事件可能一开始是小事件,未到达信息处理的阈限,所以不被个人接收及处理。但是,创伤事件不断重复发生,一次一次累积之后,情绪反应就会增加,吸引个人注意到创伤事件的信息,并加以处理。但创伤事件接踵而来,占据了信息处理系统的运作空间,个人来不及处理大量的信息,亦无法成功将这些信息符号化、意义化,内在情绪依旧处于强烈负向状态,从而形成心理创伤。例如,遭逢自然灾害、失去双亲又身体受伤的小孩,他的小脑袋瞬间会无法处理那么多的事件,容易产生心理创伤。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当这些需要,不能够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开始感到痛苦。像生活在贫穷地区的小孩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法满足个人基本的生存需要,他可能产生心理创伤。但也有享受着别人眼中光鲜亮丽生活的白领,因为无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而逐渐形成的心理创伤。人们可能不再觉得安全可以信任,他可能感觉到失控、没有价值感或孤独。如果个人有这些感觉,他的创伤经验可能瓦解了他关于这些需求的信念,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这种需求。

 

因此,我们说创伤事件不一定是强烈而冲击的重大事件,可能是重复发生的生活事件,其对心理的影响随着时间慢慢累积到一定强度,个体因长期无法满足其需求,且无法抵抗及处理外在环境带来的威胁时,个体开始经验到对外界的不信信任及恐惧,日积月累之后,则形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严重的话,就会导致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译创伤后压力症。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

 

三、如何化解心理创伤?

 

本文的立足点并不在于一般性的困难事件,也不在于进行抗挫教育,而把落脚点定在年幼时期的心理创伤,则是因为那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无法控制的,当时我们年龄比较小,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事情却的确发生并影响了我们。那该怎么办呢?

 

1. 心理辅导与治疗

 

 

扪心问诊

 

关于化解心理创伤,历来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主张不要再提起创伤事件,一种是主张要回忆创伤事件,越详细越好,然后才能接受并克服它(精神分析流派大多使用这种方法)。

 

第一种主张,则适用于那些心理创伤严重,但未对现在的生活造成影响,未出现强烈的反应的个体。例如,小孩在校园受到老师的虐待,之后不再提起跟那个老师相关的所有事情。

 

第二种主张,则希望通过联想、梦、催眠等方式,进入到人的潜意识,挖掘背后的故事。就像是把被遮盖的尘埃打扫干净,这个过程是异常痛苦的,就像是把已经结痂的伤口给剥开。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把创伤事件隐藏和压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控制得了一时,控制不了一世,终有一天会爆发的,尽早解决,效果比较好。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要采取心理治疗的措施了,例如系统脱敏法等。

 

2. 撰写治愈日记

 

 

写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能够记录人的欢喜、忧愁,当情绪在文字中宣泄出来时,压力也就随之释放了。这也是我自己常用的一种方式,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打开日记本或是打开电脑,写啊写,写到累为止,写到自己不想写。

 

一般来说,我都会分成几个部分:

 

一是发生了什么事,把事情描述清楚;

 

二是我的感受如何,这件不好的事是怎么产生的,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我会进行反思,如果铁定是别人的错误,那我就会告诉自己,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如果是自己的问题,我会告诫自己,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能再犯。任由自己反悔、怨恨和纠结,有时想法也会比较偏激和冲动,而且会追溯到过往的一些不开心的经历,但也一一记录下来;

 

三是我要怎么做,面对这个已经发生的问题,是否已经成定局,若是,那就坦然接受,若不是,我还能做些什么去改变,该怎么做;

 

四是给自己加点阳光,遇到倒霉的事情是偶然,不要太放在心上,不要失掉了心情。

 

只是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情,经过以上的几个步骤,基本都已经解决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来写,写到觉得自己能够积极地去思考为止。每个人在年幼时,不经意间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心理创伤,而这些创伤又会在你长大后遇到类似事件时重新被激活,我也会这样,不过,通过撰写日记,我基本治愈学业、家庭、感情等方面的创伤。

 

3. 阅读书籍

 

对化解心理创伤的书籍有很多,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最好是找与自己有相似经历或能与你产生共鸣的题材。例如,我就比较喜欢张德芬和毕淑敏的书,她们讲的道理很简单,但对我十分有用。当然还会有其他的的作家,只是能够慰藉你心灵的好书,都可以读读。

 

4. 玩游戏

 

两个人的故事One and one story

 

游戏本来就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长大后,遇到心理问题时,也是可以通过游戏来解决的。这里的游戏,即包括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游戏,也包括通过利用高科技设备所使用的游戏,包括手机和电脑,当然,鼓励大家玩游戏并不是倡导网游,而是指一些益智的小游戏。给推荐大家几款最近好评比较多的游戏,找你妹、史上最贱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两个人的故事、疯狂猜成语、天天酷跑、爸爸去哪儿等。

 

当然了,面对心理创伤,以上所说的只是个别方法,我们一定要有长期作战的信心和勇气,慢慢把心理创伤从自己的身上消除。同时,也要善待身边的孩子,不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

 

学习回顾:

 

1. 心理创伤(Psychological Trauma)是指人生遭逢巨变或冲击,以至于在心理层面产生挥之不去的阴霾。

 

2. 心理创伤是重复发生的生活事件,日积月累后逐渐让人们无法承受而产生的。

 

3. 心理创伤严重会导致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

 

4. 可以通过心理辅导与治疗、撰写治愈日记、阅读书籍和玩游戏等方式化解心理创伤。

 

5. 打卡福利:《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金伯利·罗斯、弗雷达·弗兰德曼著,王小亮译。→ DOC下载

 

编撰/双飞翼

 

推荐「打卡学习」招募心理达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