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学中医书馆 2013-12-2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阎某,男,30岁,工人,1981年5月16日就诊。半年前因劳累受凉而恶寒发热,继感全身乏力,纳差,活动后心慌气短。一周前双下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瘀斑。尿色深红,尿蛋白( ),红细胞( )。以“紫癜性肾炎”收住院治疗。T 37.5℃,BP 105/65mmHg。精神委靡,贫血貌,巩膜、皮肤轻度黄染,颈部、腋下可扪及数个花生米大淋巴结,质软,无触痛。心率110次/分,律齐,肝肋下l。m,剑突下3 cm,质中等硬,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可见多个融合性紫斑,舌质暗红,脉细数。检查:血红蛋白95/L,白细胞14×10。/L,血小板105×10’/L,凡登白试验间接阳性,肾功能正常。颈部淋巴结活检无异常发现。骨穿报告: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抗人体球蛋白试验( )。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给以强的松并配合中药清热利湿之剂,经治半个月,自觉症状好转。不慎因受凉发热,上症又复加重,体温38.5。39.3℃,精神衰弱,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哕音。给以抗生素及氢化可的松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治疗一周,高热不退。治则:甘温除热,健脾益气、养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 g,人参12 g,当归15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6 g,柴胡10g,炙甘草10 g,黄芩10 g,枳壳10 g,全瓜蒌12 g,服药5剂,体温正常,诸症减轻。再予原方加夏枯草10 g,浙贝母10 g,皂角刺12g,10剂。精神明显好转,食纳增加,皮下瘀斑变淡,部分消退。化验: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0·70;尿常规正常。守方继续30剂,复查抗人体球蛋白(一),住院两月余出院。出院后守法间断治疗1年,2年后随访,精神尚可,无特别不适。『《中医杂志))1992;(3):14]

【按语】本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机为脾气虚弱。本病临床虽见皮下出血、尿血、黄疸等热证之象,但察其精神委靡,消瘦无力,心慌气短等表现,当属脾胃气虚,血虚发热之候。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故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亦获良效。方中重用参、芪、术、草以补脾胃之气,使气血足则阴火降,清升浊降则内热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