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安塞腰鼓与民俗关系密切

 茶香飘万里 2013-12-26
      秧歌在陕北民间是与祭祀、敬神分不开的,也是和庙会分不开的,而腰鼓又是和秧歌分不开的,是陕北秧歌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的“会”是三个村、五个村甚至于八个十个村的村民围绕一座庙宇组成的组织。每年腊月,各“会”就将自己“会”里的年青人集中起来进行秧歌排练。秧歌队中最重要的除伞头之外,就数腰鼓手了。

      腰鼓手是本会身体强壮、身手敏捷的青年人。他们在秧歌队中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本会的战斗力,保护秧歌队中的其它成员。所以在1942年之前的千百年里,头戴盔缨马刷,身着羽巾战裙,脚蹬马靴,一副古代武士装扮的安塞后生,紧随伞头,遇到别的秧歌队时立即以斗士的姿态,在貌似表演的跳跃腾挪中,以脚、手、头、肩以及腰鼓等与对面过来不让道的秧歌队争夺道路。对手的队形乱了即为败者,就得站到路两边让道给对方;胜者则耀武扬威地从中间走过。在场地秧歌表演过程中,遇到观众太多,场地被挤的过小,秧歌队无法正常展开展示自己的风采时,腰鼓手们就会在伞头的指挥下,用动作幅度很大但整齐划一的侧蹬腿或武术及拳技成分很大的缠腰过裆等武鼓把场地扩展开,陕北人称为“踢场子”。

      踢开场子后,舞绸、舞扇和骑毛驴、跑旱船的各小队以及酸汉、蛮婆等丑角转到外圈放松地扭转或干脆就地蹲下,护住扩展开的场子。随着鼓乐的指挥,腰鼓手们则迅速变换好队形,几十面腰鼓在鼓手手中鼓槌的统一击打下,发出震撼人心的鼓声,在牛皮大鼓,唢呐、铙钹及铜锣的伴奏下,腰挎血红鼓儿的鼓手们冲进场地中央,开始了他们那震撼人心的表演。这时的腰鼓手们是最投入、最用力的。要是围着的观众中年轻姑娘多些,那他们更是不要命地跳跃腾挪,挥洒出男性的力量和洒脱,以赢得异性的青睐和喝彩。

      解放前的安塞腰鼓里高难度动作很多,比如“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无底洞”、“鹞子翻身”等动作,没有很好的武术功底无法完成。所以,打上几年腰鼓的好鼓手,个个都成了身手不凡的汉子。

      从解放后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腰鼓一直是秧歌中的一个表演类别,名称也只是叫腰鼓或陕北腰鼓。从70年代末期,有文艺工作者将腰鼓单独编排成文艺节目,出现在省、市的舞蹈、文艺比赛舞台上。1984年,陈凯歌、张艺谋拍摄电影《黄土地》时,首次将腰鼓拉到山坡上表演;1986年,中国、日本合拍大型电视系列片《黄河》时,又将600余名腰鼓手集中到山顶上表演;同年,央视举办的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上,安塞腰鼓手组成的演出队首次打出了“安塞腰鼓”的称谓。随着这次大赛中“安塞腰鼓”获得大奖和在1987年央视春晚中,安塞腰鼓再次以这一名称出场并获得巨大成功,安塞开始闻名遐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