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永嘉中学

 云海575 2013-12-26

要教好一门学科,在学科素养、教材理解、教学方法这三者中,哪一样最重要?

  当你冷静思考后,你一定不会说是教学方法最重要。可是,在平时备课过程中,特别是你所备的这一节课,是有许多行家前来听的公开课时,你也许会把教学方法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应该用什么新颖的方法来吸引大家。诸如此类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考虑。这是因为,在平时的听课评课过程中,大家总是拿教学方法说事:这节课的导入方法很精彩;这节课教师不但教知识,而且教学习方法;教师用采访的方法来处理这段对话,非常巧妙……你听听,都是关于教学方法的,好像教学方法是处于第一位的。
  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投放得更开阔一些,考量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同样可以感觉到:林林总总的教研活动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即教学方法,比如如何体现以生为本,如何更好地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如何提高训练的有效性,等等,教研活动几乎成了教学方法或模式的研究专场活动。这就必然导致教师们着重关注教学方法,把方法的新颖性和生动性放在优先的甚至是第一的地位,势必在自己备课过程中,首先就到网上去搜索,看看别人是怎么教这个内容的,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或能不能直接搬过来用。
  曾经听一位语文教师上课,方法不可谓不多,手段不可谓不丰富:补充资料、观看视频、配乐朗读、句子比较、分组讨论、想象补充……表面看来活跃异常,但总感觉到没有深度,浮在表面或不够恰当。究其原因,执教者并没有深入研究文本,没有正确把握文本个性,或者说,是缺少深入研究的能力。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招数再多也不过是没有杀伤力的花拳绣腿。
  要教好一门学科,在学科素养、教材理解、教学方法这三者中,究竟哪一个应该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的学科素养。想象一下,一个音乐教师,如果自己唱起来像鸭子叫,弹起琴来像锯床腿,能教好音乐吗?学生会喜欢音乐吗?同理,假如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爱写作,也从来不写,能教学生写好作文吗?学生会喜欢作文吗?教育是靠影响和示范产生效果的,只有自己的学科素养厚实和丰富,才能使学生的学科素养丰厚起来;自己是一个轻轻的木槌,怎么能引领学生打造成一块厚厚的钢板呢?
  教学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实现目标的,这是教育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牵涉到教师素养与教材理解的关系。教师学科素养的丰厚有利于教材的理解,但这两者并非完全等同。有丰厚的学科素养,如果没有花功夫,没有深入而反复地研究教材,仍然不可能深刻地理解教材。因而,理解教材就必然成了第二位。只有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一种术,只能属于第三位。其实,学科素养丰厚了,有利于宏观而深入理解教材;教材理解透彻了,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科素养、教材理解、教学方法,这三者是有主次的,也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逻辑链。
  不要以为现在的教师都是本科毕业,学科素养很高,也不要以为自己教书多年了,教材理解没问题。要明白,素养的提升、教材的理解是无止境的。许多教师成不了大器,不是缺乏方法和经验,而是缺少综合素养和学科素养。最后的比拼,不是拼方法,而是比素养和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