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朵奇葩共绽放 ——看儒道两家

 武当书苑 2013-12-27

 

两朵奇葩共绽放 ——看儒道两家

 

     对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标,他们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但为什么中国汉代以后的统治者所选择的却是儒家,而不是老子的学说呢?汉武帝从汉初崇尚黄老之术转向独尊儒术,一定有其迫不得已的考虑。对统治者来说,道家的理论与现实距离太大,而儒家理论与现实社会政治过程的差距较小,可操作性比较强。

     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道德经》的深刻博大反而阻碍了其推广应用。所以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只能被束之高阁。在大道与现实差距很大而人们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不彻底的学说反而更加适用,它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政治经济过程的情况下,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包括佛教也是如此,置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于不顾,一厢情愿地追求开悟。

所以, 魏源先生说“儒学是经世之书,《老子》是救世之书。”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如果社会风气正常,孔夫子的理论也就还可以继续管用,用不着老子出场,这就像一般的小病就无须住院一样。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就会有领悟老子真传的高人出来收拾局面了。因而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都在中华文明的进化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二者具体有神么不同之处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实用性,可操作性

    儒家之所以更为盛行,是由于太平时期社会制度的需要。毕竟社会制度确立后,稳定渐进的发展便是社会的根本机制,这就需要大众遵循规矩行事。而这种制度能够运作的最根本前提,就是对广大民众的教育。由此产生了和平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普通大众的的主要教材以及社会精英治世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比儒家的有规矩可遵循的特点,道家在入世治理上,讲究变化,讲究前瞻性,讲究兼学各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但是个人的洞察和变通能力,不是能够通过学校的教育或学习轻易获得,从某种程度上,大众对于这种能力,具有相当的神秘感。就像历代普通老百姓对待道家的态度一样,摸不透、看不懂,从而敬而远之,造成道家在普通民众中间,较为冷落的局面。

二、入世

     从入世的角度,道家注重变通革新,儒家注重循序治理。所以社会变革时期,道家人出山较多,姜尚、诸葛亮等均是此例。道家的变革思想就会大行其道,就连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也崇尚研习易经,倡导变革。当天下大定,道家隐,儒家出,以治理天下。

儒家是入世的哲学,注重人生的现实问题,儒家看待艺术强调其教化功能和伦理秩序;儒家精神体现出“知天合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精神由孟子而发展成伟大的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精神为出世的哲学,对自然生命抱着珍爱的态度,他们由于道家的精神追求,反映在艺术审美上,强调以“自然”、“素朴”、“无为”的观点对待美和艺术,认为美和丑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道家精神重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把人和自然的合一视为最高的美即“天人合一”。

 三、组织形式  

   道家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很固定的修炼方法或社会组织形式,因此在入世政治上,不如儒家。在出世修炼上,又不如佛家寺院制度来的严谨有序。道家大道无形的理论,可能也注定道家本身在社会上,不会固定于一种组织模式和教育方法。

四、“信仰”不同,天、道之别

    在老子笔下,万物由道所生,即使是天地,也都由道而来。人间所应遵循的则是合乎道的生活法则,而不再是像天子与天命之类的传统观念。所以,道家信“道”。

至于儒家,普遍认为天子受命于天,“颜渊死,子曰:噎!天丧予!天丧予!”,“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因此,儒家信“天”。

    所以,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五、心软与心硬

     道家是心硬的,他们认为:与其安慰人心,不如揭示真相。天地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唯一永恒不改的是道。道是这一切的来源与归宿。他们直接把规律捅破,太直接了。

     儒家是心软的,他们教化人民以求美好,给人以希望,奉行中庸思想。他们是委婉的,二不像道家那么直白。

     因此,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六、人生观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告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七、治世方法比较。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儒家的治国有为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如韩愈说“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这就是用宗法主义治国。它必然繁为礼、重为教。

    道家不然,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毫无所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公众意愿利益而膨胀私欲,三不违背和谐宁静生活而滋彰礼法。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得其所,白化自官。所以道家治国,政尚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今,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保持安宁。按照儒家的主张,就要表形明君贤相忠臣孝子,以为天下式,按照道家的主张,只须守静以待,因顺自然,息事宁人。盂子提出“因则无敌”的命题,可以精辟概括儒道治国原则的不同。
八、“自私”与“无私”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庄子》书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就是指社会。孔子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老庄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

从两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孟子》中有《梁惠王》、《尽心》、《告子》;而《庄子》中有《逍遥游》、《养生主》。

 九、教化对象不同

  道家是入世学说,他是鼓励人们将正道发挥极致,因为正道就是自然,这里的正道,就是中正之道,即自然而成,自然化育的合理的规律。可是老子心里清楚,在春秋哪个时代,民智民知都未开,很难行正道,更别说是将正道发挥到极致了。在老子的学说和观念里,已经上升到人人都有智慧,并且天下太平,社会回归一种自然,这个时候的领导人应该想什么呢?就想想道家的思想,可以让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 

   儒家的入世学说,是符合中等智慧的凡人的学说,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社会不断创生和进化的过程。儒家中的仁类似佛家说的果,是一个不断可以丰富内涵的结合体,但是其中也有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阴阳,就是道。
十、现实与超脱

  儒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阐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着眼于现实社会。

  道家学说也关注社会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巳大大突破了社会人生的范围,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宇宙论、知识论比较发达,讲究天道,热爱自然,尊重物理,包容厂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

十一、研究对象

    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道家:将终极的自然(正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自然(正道)极大的赞美,如果他只研究自然,而不给世人看,那大可不必写《道德经》,实际上《道德经》就是指人要走正道才可以配合自然(正道),人的正道发挥的越极致越能配合自然之道,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更加长久。

    儒家:从自然(正道)引申下来的,将人作为其研究对象,特别是将人分为两大类君子和小人,并认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兴衰皆为君子和小人之道的消长的互动过程,并提倡人人成为君子,社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相当于把道家思想更加具体化了。君子之道就是人的正道,也同样符合自然(正道)。


 
 
 


 
 

精品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