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氏后人无偿捐赠文物 过云楼陈列馆永久收藏

 苏迷 2013-12-27

顾氏后人捐赠过云楼文物 陈列馆明年对外开放

顾笃璜先生捐赠过云楼文物,副市长王鸿声出席。

顾氏后人捐赠过云楼文物 陈列馆明年对外开放

顾老先生讲解“过云楼”主人顾文彬手书对联。

  名城新闻网讯(记者 沈晴)“这些文物原本就属于过云楼,我把他们捐出来是让文物有个归属。”今天(12月27日),苏州过云楼迎回部分文物,顾氏后人顾笃璜先生将过云楼文物六件(组),无偿捐赠给苏州市人民政府,并将由筹建中的过云楼陈列馆永久收藏。

  此次顾笃璜先生捐赠的书画包括:晚清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冯桂芬书“过云楼”手迹一幅(过云楼匾额由此手迹制成);过云楼主人顾文彬手书对联一付(“一枝初稳三径初成,商略遗编且题醉墨”)。此外,顾老还捐赠了过云楼书箱五个(含底座)、过云楼画橱一个、过云楼“鹤庐”匾额一块。

  顾笃璜先生是顾氏第五代后人,在他看来,文物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将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是对文物的负责。“我只是想为书籍找到应有的归属和价值,它们不是我们顾氏的个人财产,应该是人类共有的。”据了解,顾老收藏的大部分过云楼藏品都已捐献给政府,仅有少部分流向社会。

  过云楼始建于清朝同治道光年间,是怡园主人顾文彬的藏书所在地,曾是江南最有名的藏书楼之一。去年,随着过云楼藏书以2.16亿元落拍,过云楼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历史原因,顾文彬故居包括过云楼在内,长期以来为单位和民居混合使用,并未对外开放。

  目前,作为苏州博物馆城建设工程首批启动项目之一,过云楼已展开修复。“目前过云楼陈列馆的展陈设计方案正在修改完善,陈列馆很快将进入布展阶段,力争明年上半年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嵘透露,今后,苏州还将对过云楼周边的怡园、任宅整体修复,打造怡园历史文化片区。
过云楼六件“宝贝”无偿捐赠政府
将由过云楼陈列馆(筹建)永久收藏并展出
   过云楼第五代后人顾笃璜捐赠的冯桂芬书“过云楼”手迹。 □记者姚永强摄
  苏报讯(记者 施晓平)包括冯桂芬书“过云楼”手迹在内的六件(组)文物,昨天由过云楼第五代后人顾笃璜无偿捐赠市政府,将由过云楼陈列馆(筹建)永久收藏并展出。
  过云楼是清代怡园主人顾文彬(1811—1889年)收藏书画及善本古籍的地方,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1982年被公布为苏州市文保单位。2012年6月,过云楼四分之一藏书(179部、1292册)拍出2.162亿元(含佣金)天价,让过云楼再度成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历史原因,“过云楼”及顾氏其它建筑长期由单位和民居混合使用,并未对外开放。2012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苏州博物馆城,市文广新局决定依托“过云楼”及南侧“艮庵”,设立过云楼陈列馆。在市市容市政管理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今年12月19日,建馆场地正式移交市文广新局。
  配合该馆筹建,此次顾笃璜决定捐赠一批过云楼文物。这些文物除晚清思想家冯桂芬书写的“过云楼”手迹外,还包括顾文彬书写的对联一副,绘制的《自锄明月种梅花》画轴一幅;过云楼书箱五个(含底座),画橱一个;过云楼“鹤庐”匾额一块。顾笃璜说,这些文物原本属于过云楼,后因顾氏子孙分迁而搬出,现在重回过云楼,他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过云楼陈列馆是苏州博物馆城建设工程首批启动的项目之一。市文广新局方面介绍,目前过云楼陈列馆的展陈设计方案正在修改完善,力争明年上半年布展完毕并对外开放。读者若也有过云楼相关文物、资料等捐赠,可与市文广新局文管办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