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21(乾照光电之一)

 老汪爱里有书苑 2013-12-28

高科技行业,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

现在的三安光电之所以强大,与当年的核心领导团队是有重要关系的,没有他们开创的江山,哪有今天的天地,而当年那拨人又去了哪里呢?

都去了乾照光电。

先来看看乾照光电的董事长邓电明吧,说到邓电明,三明工业界人士都非常熟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刚到而立之年的他便当上了三钢副厂长,成为三明工业界知名人士。2002年,他被厦门市作为人才引进安排到厦门市三安公司担任总经理。他从冶金行业跨入到光电行业,堪称是个勇敢的挑战者。他领导三安公司发展壮大,成就斐然,在厦门光电界也颇具名气。

可就在三安光电即将结出硕果时,2005年邓电明却离开国有企业三安光电总经理位置,带领三安光电其余5名部下,于2006年创办了乾照光电。这5位部下,分别是技术总监光电专家王向武,财务总监叶孙义以及车间主任和班组长。

看到没有,从技术专家到财务以及具体搞生产的核心骨干全部拉走,受他们影响,乾照光电后续组成人员中,还有大批中层技术和管理骨干也出自三安电子。而就是以这五块脊梁骨组成的核心团队,带领着一帮人白手起家,仅用4年的时间里,乾照光电就从LED业界默默无闻的小辈一跃而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红、黄LED芯片生产厂家。凭借均匀性、一致性、可靠性等综合性能方面的领先优势,乾照光电生产的四元系外延片、芯片在质量和产销量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效砷化镓太阳电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乾照光电目前拥有多项专利,还承担了国家部委多个研发项目。

这几个人中最关键的是王向武,它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内半导体光电领域的著名技术专家,曾任中电科技集团南京第55 研究所材料中心副主任、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据说,三安光电的关键设备MOCVD坏了(MOCVD外延炉是生产四元系 LED外延片最关键的设备,目前全球只有德国的 AIXTRON和美国的 VEECO两家公司与少数日本公司有能力生产,日本为保持技术领先,不允许 MOCVD设备出口,而 AIXTRON和 VEECO这两家公司占据了全球 MOCVD设备超过 90%的市场份额,处于垄断地位),还得请乾照的王向武来帮助!

缘定前生,谁主蓝光沉浮?

当然也有人会说,三安是蓝光的老大,乾照虽然红黄称雄,但照明光源主要用的是蓝光LED芯片,所以蓝光的市场需求是红、黄光的近五、六倍,乾照没有能力生产蓝光,也就无法挑战三安的地位。

乾照真的没有能力生产蓝光LED芯片吗?非不能也,暂不为也。

对于这个问题,更要从乾照前身讲起。乾照光电招股说明书显示,以邓电明为首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三安,而三安光电以蓝光LED芯片为主业。邓电明离开三安前,曾代表其团队与三安签订禁止性协议,根据该协议,乾照光电从2006年4月起,5年内不得生产蓝绿光LED芯片。

正是该禁令的存在,乾照给了三安宝贵的五年无压力发展期,也就在这五年内,三安在蓝光LED芯片业务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啦,这个成功是得打问号的。这就像大人和小孩赛跑,大人对小孩说,先让你跑十米,说这种话时,大人往往是有底气的,最后大人能不能追上小孩,一般取决于他要不要发狠力去追。

强者让弱者先跑,但最终胜出的,往往还是强者。

乾照光电不是不会做蓝绿光LED芯片,而是邓电明、王向武等人按约定不能做,结果他们捣腾其他色系的,照样做成了红、黄色系LED芯片的老大。而到了2011年5月,邓、王等人已经过了禁止性期限(这五年中虽不能生产,但偷偷研究应无问题),试想,早已掌握了蓝绿光LED芯片的核心技术的邓、王等人,如果真的下决心对付老东家,搞起蓝绿光LED芯片,三安光电又将会面临怎样的竞争困境。

当年,伊利的骨干出走打造了蒙牛,将来,乾照取代三安的地位也是不无可能的。

三、强者对决

1、LED的产业利润特点——强者居上

LED的产业链包括衬底制作、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和封装与应用,一般将衬底制作和外延生长视为LED产业的上游,芯片制造为中游,封装与应用为下游。

|<< << < 1 2 3 4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