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两千年天皇制至少有一千年无可考

 七零叟 2013-12-29

[摘要]直到第20代天皇,日本都缺少史料证实他们曾存在过。

每个民族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本国的编年和断代的历史体系。中国是尧舜禹、夏商周、秦皇汉武……直至辛亥,人民革了皇上的命,皇家叙事到此结束。事实上,一战和二战期间,世界上许多国家终结了皇权,比如俄国、德国,但日本是个特例,其文明时钟是以天皇为初始,这架时钟至今仍在摆动;也就是说从古到今,日本历史皆以天皇制来书写和记录。

看上去历史悠久的日本天皇制,其实产生得很晚。直到中国唐朝时,日本才有了第一部官修史书《古事记》,正是这部书开启了日本的天皇制编年史。

《古事记》是日本第43代天皇元明天皇,命太安万侣编撰的官修史书。太安万侣记录了稗田阿礼口诵之“帝纪”和“旧辞”,以及一些历代口耳相传的故事和歌谣,内容分为:“本辞”、“帝纪”两部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从“神代”写起,讲述了宇宙产生神,神生了“八大岛”(日本列岛),生了天照大御神(太阳神),天照大御神由高天原(天宫)走向八大岛的“苇原中国”(人间),战胜出云神话里的大国主神,直至神武天皇降生。中卷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写到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下卷从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写到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以传说故事表现了天皇的万世一袭。

《古事记》此书成于712年。全书采用的古汉语行文和汉字作日语标音,构成了日本古代书写的基本文体。《古事记》是日本最早、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其地位近似于中国的《尚书》。但它毕竟是从口诵变为文字的史书,无法满足日本宫廷斗争和政权更迭的政治需要;所以,在《古事记》成书的第8年,也就是720 年,另一部筹备已久的官修史书《日本纪》(后称《日本书纪》)问世。

《日本书纪》由第40代天皇天武王之子舍人亲王领衔,组织太安万吕、纪清人、三宅藤麻吕等学人奉敕修。全书以汉文写成,有“纪”三十卷,“系图”一卷,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写到第41代天皇持统,比《古事纪》多记了8代天皇的历史,享有“日本之《史记》”的美誉。

如果说《古事记》用神话证明天皇的正统性,那么,更加完备的《日本书纪》则用历史证明了天皇的正当性。所以,《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被史家称为“记纪”二书,成为后世编修日本史的范本。

但不论是《古事记》还是《日本书纪》,从第2代绥靖天皇到第9代开化天皇之间的八代天皇,仅有年表,却没有治国事迹的记载,后世因此称其为“欠史八代”。这八代天皇的年龄也全是高寿,只有三位低于一百岁的,其他五位年龄皆在一百一十岁以上。显然,这是修史人,为了填补神武天皇至崇神天皇之间的500年没有信史的巨大历史空间,才会出现许多天皇都活了一百多岁的怪现象。而事实上,以史料而论,直到第20代天皇,日本都缺少史料证实他们曾存在过。所以,两千年的日本天皇制至少有一千年是无可考的,或干脆就是虚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