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最头疼的地方就是前言和讨论部分啦。材料方法,结果部分不是不重要,但是相对来说,有基本固定的套路,尤其是你多读本领域的研究论文,这些部分有不少地方可以通用借鉴,只是套入你自己的数据,合理组织搭配就可以。 通过和不少朋友尤其是初写作SCI论文的朋友交流得知不少人都是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完整的中文,然后再翻译成英文,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即使语法没大的错误,读起来也会非常没有英语语感,单调乏味。怎么办呢,我的建议就是多读英文文献,尤其是和你的实验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把自己浸淫在英文的氛围,在那时刻彻底抛弃母语思维习惯。 个人体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压迫自己写英文综述,就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相信对于英语学了十几或者几十年的中国人 ,“英语思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通过压榨自己的英语思维,就能为写作英文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记得2000年刚从国内到美国,大约半年后老板接到一个杂志的稿约邀请撰写一篇肿瘤方面的综述,老板要求我尽量收集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写出初稿,压力之下我查找和阅读了上百篇文献,尤其是一些大牛写的综述比如著名的Annual Reviews系列上的最新综述,每天都沉浸在这些文献的结构组织,遣词造句中,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文章中的佳句,这样下笔写作时很容易就感觉灵感的突然降临,真所谓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相信大家经过写作英文综述的操练后再写作论文的前言和讨论部分就是轻车熟路了。 现在学习英语的条件相当好了,互联网也非常方便,容易下载最新的各种视频和音频资料。只要大家利用好这些资源,经过自己的严格高效的操练,训练自己的英文思维习惯和语感,写作生物医学SCI论文不再是难于上青天啦。
|
|
来自: 联合参谋学院 > 《学士硕士博士院士圣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