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空与宇宙论和负宇宙论

 循天园 2013-12-29
新时空与宇宙论
 第一章 前言
   人类
历史最近的100多年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期,在大量科学家接连不断的努力下,人类突破时空的限制向微观领域和宇宙空间进军,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时空相对论,量子理论,宇宙论等等,人类依靠先进的观测仪器观测微观粒子和宇宙天体的情况并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到各种理论,只是得出的理论却是有很大的片面性,无法完美解释各种现象,甚至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也许正是这种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引得我们误入歧途,因为我们忽略了我们在观察外部世界时有着时空的扭曲,眼见并不为实。
  比如人从地球上看星空,星星,星云等天体都是几乎静止不动的,时间似乎是静止的了,速度近似为零,而选择空间的天体为参照物又会得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却是不小,再如人类看微观世界,微观粒子速度之快难以想象,人只能借助于电子相机才能看到微粒的轨迹。只因为时空大小级别相差太。人看星空,人为圆心,天体在圆弧上,而人看微观粒子,人在圆弧上,微观粒子为圆心。时空的差异使的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时空扭曲后的结果,以这种扭曲的结果来计算推测当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本文将摆脱时空的限制,以思维和时空同步来解开时空之谜和宇宙奥秘。

第二章时空论
  空无一物的浩瀚虚空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当有物质存在于虚空中时也产生了时空场,我们把物体作为理想状态来分析,物体产生的时空场强度和物体的物质总量有关,并且任一空间点的时空场强于到物体中心的距离成反比,物体在空间移动时,时空场同步移动,并对处于时空场中的物体产生作用。时空场产生的作用可分成两种,一是使处于时空场中的物体收到引力作用,引力大小和物体的物质总量有关,并使得物体向发出时空场的物体移动,我们把这种作用称为时空引力,时空场还产生另一种重要的作用?——时间作用,使处于其中的物体具有时间,并且时间作用和引力作用不同,没有方向,永远叠加。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物体本体的时空场对自身整体不产生引力作用,但却产生时间作用。
  在虚空中的两物体在时空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相互运动,设A为静止,B向A运动,A的时空场引力使B向A运动,减速作用和A的时空场强有关,刨除B自己的时间作用后和B距离A的距离成反比,两物体的时空场还使得B在运动时有时间的变化。首先我们先来弄清楚这里的时间问题,我们用时间密度来代替时空场的时间作用,时间密度大小表示时间流逝的快慢,我们再已人类时间为参照时间看比较下,把人类时间密度设为1,如果一个物体的时间密度为1/100,那么在人类时空场流逝一秒的同时,物体流逝了100秒,物体的时间密度越小,时间流逝的越快。在B向A运动时,B的本体时间密度不变,A作用到它的时间密度变大,使得B时间流逝变慢,表现为B向A的减速,刨去B本身的时间场作用后,减速作用和A的时空场强变化率有关,积分后和B距离A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减速作用表现为时空场斥力。时空引力和时空斥力和B与A物体间距离的不同关系使得在较远处引力占主要地位,而在很近的时候斥力占主要地位。
  物体的时空场引斥力作用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相互运动的本质原因。运用时空场理论可以简单的解释光子等微粒的波动性,正是微粒在微粒间穿行时微粒间的引斥力使得微粒做波动运动.下一章里将运用时空场理论来推导出宇宙起源和物质构成。
  
第三章宇宙论
  浩瀚虚空原本空无一物,正确的说应该是我们人类认为空无一物,时空场无穷小,经过相对我们人类时间来说极为短暂的虚无积聚,突然之间有了我们人类认为有的物质——原始微粒,并在时空场的作用下向着一些局部较密点聚集,原始微粒的时空场是如此小,虽然时空引力也是如此小,但时间密度也是如此的小,因此原始微粒的积聚时间对人类来说非常的小,在积聚过程中,随着中间核心的物质增多,时空场增大,后来的原始微粒积聚会越来越稀松,在积聚完成的最后时刻,最外层原始微粒向心速度减到0,按照中间密外围疏的积聚法则,开始了自行积聚。小微粒再积聚成大微粒,直到积聚成我们人类能感受到的最小微粒——能量粒子,简称为能量子,之所以把它称为能量粒子是因为它在物体间及空间的运动是我们人类感受到的一切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能量子积聚成团称为光子,光子吸引能量子积聚成团称为原子,这是个最简原子结构,类似于地球结构,球体部分为原子核,外围是稀疏能量粒子层,原子在运动时受到外部能量子时空斥力的作用会形成能量子层转动,我们可以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看分析,地球绕太阳自转时,大气层受到太阳粒子射线的斥力作用形成大气层自旋并带动了球体自转。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宇宙中,星系的旋转也是这样产生的,而像月球这样的没有大气层,物质分布产生断层的裸星体则因为微粒间斥力作用太小而没有明显的自转现象。当有光子进入原子的能量子层时,在时空场作用下光子被俘获成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原子的能量子层厚度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排布方式决定了原子可以接受的静态电子数,多余的电子会在相互斥力下被推出原子空间外成为光子。原子和原子之间会碰撞而结合,结合进行到能量子层区是疏松结合,容易再拆开,而结合进行到原子核区是紧密结合,一般不再拆开,并且会形成新的原子核球和能量子层,各种原子核间的碰撞结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原子,不同原子的疏松结合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最终形成了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随着大粒子的形成,粒子间时空斥力增大,宇宙物质进入到总体发散的过程。
 
     负宇宙论
 
     第一章 负 宇 宙 论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缓慢的、逐步进行着的。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体到全体。现代人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完善的,对负宇宙的认识也应如此。如:由“地心说”到“日心说”……。现代人认为宇宙是由无数的星系及无限的空间组成,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其实不然,宇宙是有限的,它既有诞生的过程又有消亡的过程。只不过是由于时间的久远和技术的制约而使现代人无法认识其因而已。因为任何物质都是有限的,都有它的周期,而为什么宇宙就是无限的呢?说宇宙是无限的本身就否定了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论点。既然它是由物质组成的,就应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因此宇宙是无限的论点是不正确的,它违背了物质存在的规律。那么,宇宙是有限的就应有产生及消亡的过程,无论它存在的时间周期有多长,总会有这个过程。既然宇宙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那么,宇宙的外形也应是个圆形,如同一个细胞一样,它也应有一个核,那就是宇宙核。这个核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但无论它多么遥远总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一论点一定会得到证实:“宇宙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既然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群体,那么根据相对论的设想有没有负宇宙呢?有没有负物质呢?负宇宙和负物质是不是有限的呢?许多课题都有待探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宇宙就应该有负宇宙,有物质就应该有负物质。
  
  物质这个词的概念我们都知道了,它是由分子组成的结合体,而负物质就不知为何物了。人们常说的“物质与精神”中的精神就是负物质.也就是说有物质就一定有负物质。这才符合相对论。比如:有人存在,就一定有“负人”存在,组成“负人”的物质就是负物质。
  
  物质与负物质就如同正数与负数、阳与阴一样,是同时存在的,是对立统一的。由此,我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宇宙中存在着负宇宙,在物质中存在着负物质,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负物质、负宇宙是认识宇宙必不可少的一门科学。当人类真正认识、利用负物质、负宇宙的时候,才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二章 负宇宙与宇宙  
  
  宇宙是由负宇宙和正宇宙组成的。由负物质组成的叫负宇宙,由正物质组成的叫正宇宙。
  
  那么负宇宙与宇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认为:负宇宙与正宇宙是并存的,它们存在于宇宙之中,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
  
  人们所指的宇宙实际就包括了负宇宙和正宇宙,就像“数”一样,它本身就包含正数和负数。它们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宇宙的概念和数的概念是一样的。所以人们认识宇宙的态度应该和认识数的态度是一样的,在探索正宇宙的同时也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负宇宙,这才是全面的、客观的、正确的。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上说是负宇宙支配正宇宙,负物质支配正物质。虽然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但它们都统一于宇宙之中。
  
  正宇宙是正物质存在的形式,负宇宙是负物质存在的形式。负物质的变化导致正物质的变化,正物质的变化是由负物质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指它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存在它的特殊性,负宇宙与正宇宙也不例外,正宇宙有它的特殊性,负宇宙也有它的特殊性。物质产生了变化而它的负物质却没产生变化;负物质产生了变化而它的正物质却没产生变化,这是特殊性,同步是普遍性,异步就是特殊性。
  
  正宇宙和负宇宙都是物质的,只不过是不同的物质罢了(正、负物质)。既然正物质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无限的正物质,正宇宙不例外,负宇宙负物质也不例外,都是有限的。
  
  说负宇宙支配正宇宙就如同人们所认为的精神支配物质一样,这里面所指的物质实际上指的是正物质,精神指的就是负物质,所以说负物质支配正物质,负宇宙支配正宇宙。      
  
     第三章负宇宙论与
哲学
     
  负宇宙论与
哲学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看看哲学是什么?它是研究事物本身即事物与世界内在联系及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真”与“道”的学说。
  
  负宇宙论是
哲学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是哲学领域内需要探索的一个新课题。例如中国古代研究负物质的最著名的人是老子(李耳),他在对负物质的探索中找到了负物质,称之为“道”,在自然界中称之为“真”,在宗教界称之为“真形”.虽然说法不一,但指的都是负物质的概念。中国的“道说”已初步认识到事物是由阴阳二气组成,“阴气”指的就是负物质,“阳气”指的就是正物质。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用科学的方法深入研究下去。
  
  因此,不能只用相对论研究正物质,而放弃了对负物质的探索。对负宇宙的研究会解决一些
哲学原来所不能解答的问题,会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产生一种全新的概念,令事物以它本来的面目展现在人们面前。由此可见,在哲学领域里用科学的态度探索负物质与正物质、负宇宙与正宇宙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当是多么的重要。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再也不能顾此失彼了。宇宙是由负宇宙和正宇宙组成的。        
  
    第四章负物质与正物质
    
  人们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没有鸡就不可能有蛋,蛋是生命的延续方式,是物种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培育良种、改造物种人们总是从它的母体开始。就是将来能够人造生命,像工厂出产品那样生产,生命也不可能没有“母体”这一基本条件。
  
  我不想谈物质的变化及延续,而是想通过物质的演化与转变说明负物质的存在;负物质与正物质的内在和外在的关系;负物质对正物质的支配、影响。
  
  由此就要谈到思维。思维是什么?思维就是负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那么你就会问,鸡有思维,蛋也有思维吗?鸡有思维才有了鸡蛋,才有了延续。鸡蛋已是一个独立的物质个体,独立的物质就应有思维,鸡蛋也不例外,它有了思维才是孵出小鸡的先决条件。只不过鸡蛋的思维现代人还无法破释而已。不能因为不知道就加以否认。
  
  思维本身就是负物质,它支配正物质。正物质的变化是因负物质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是由负物质和正物质组成的。摆在人类面前的课题是负物质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开发和利用由负物质组成的负宇宙能任重而道远。
  
  负物质与正物质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第五章 负宇宙与宗教  
  
  说到负宇宙就必然要提到宗教。宗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对负宇宙的初步认识,是人类认识负宇宙的开始。虽然它的说法不同、崇拜对象不同、名称不同,但他们解释的都是负宇宙中的某一负物质。
  
  好比手掌是负宇宙,手指就是各个通向负宇宙的宗教。他们所说的天堂、地狱、阴间、仙境等等都是指的负宇宙,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地球这么大,人这么多,生活环境的不同等等,使叫法也无法统一。如同语言一样,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发音。任何人群、任何物种他们叩拜的对象都是负物质的产物。人类的活动形式我们能够看到,而其它物种想必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活动形式,只是人类不懂它们的语言,更不懂它们的思维,不能与它们沟通罢了。也许随着人类的发展,有一天会沟通的,也许有的个体早已会沟通了。
  
  在中国,道教的观点就是中国人尝试与负宇宙沟通的方式。道教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的结合而诞生的。所说的阴气指的就是负物质,阳气指的就是正物质。遗憾的是我们的先人并没有解开所谓“阴气之谜”。说到这里应该谈一下悟性与开悟:
  
  悟性就是物体本身存在的一种潜能,但这种潜能不是来自正物质,而是来自负物质。
  
  开悟是个体本身的负物质与负宇宙的沟通。沟通会产生许多奇迹及人类目前不可解的现象,这就是负物质的可见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得道”或“幻境”。以得道而言,得道并不是永恒,这就需要修道,就是成仙后“仙人”所要走的路。而他们的“再现”就是可见的负物质的存在的形式。
  
  其它宗教也是如此。佛教的释迦牟尼、基督教的耶酥、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归真”指的都是已进入负宇宙,或以负物质的再现形式出现在物质世界。
  
  开悟是解读负宇宙的一种方式。宗教是负物质存在的一个现象。
  
     第六章负宇宙与生物  
  
  任何物质都是有限的。从分子到物体、从地球到星系都是有限的,这是自然界。那么宇宙(指正宇宙)是不是有限的呢?我认为是,宇宙也是由物质组成的,那它怎么会是无限的呢?说它是无限的是因为现代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提示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进步,一旦证明了,它也就是有限的了。宇宙不但是有限的,它的形状也会同分子一样是个圆状体,也会有宇宙壳、宇宙幔、宇宙核。这一看法无论从微观的角度还是宏观的角度都可推论出。虽然现代人还不能证实,但这是迟早的事。不能一时无法证实就否定宇宙是有限的观点。
  
  因此,人们也应不断地完善宇宙论;从宇宙的无限论到有限论。重新认识宇宙,如果这样,人类认识观、世界观将会有质的改变。
  
  那么负宇宙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与人是什么关系呢?
  
  负宇宙存在于宇宙之中,它是宇宙的灵魂。它的形状也许同宇宙的外形与结构一样,只是用以组成的物质不同而已。
  
  综上所述,正宇宙是由正物质组成的,那么负宇宙是由负物质组成的,它们同时存在于宇宙之中。生物也是由正和负物质组成的。生物中的负物质就是人们所说的灵、魂、精、神、气。负物质在物质中占主导地位,也就是精神支配物质、支配生物。人受精神的支配也不例外。
  
  生命的过程,就是组成物质的变化过程。生命的终止也就是物质变化的终止。由于组成生物的物质不同,那么它的发生、发展也就不同,生命的长短也就不同。负物质的变化也是如此,这是普遍性。但也有特殊性,既在同一物体中正物质变化了,负物质却没有变化,这就是得“道”说。
  
  生物对负宇宙的认识早就开始了,只不过是存在的形式不同,各有个的认识、理解、开发、利用不同而已。负物质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        
  
     第七章人类活动与负宇宙  
  
  人类活动与负宇宙是息息相关的。无论现在、过去、还是将来。
  
  人类早期对负宇宙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的。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界的不可理解现象、图腾及一草一物的崇拜。虽然是这样,但已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负宇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   
  
  “心 灵 感 应”
  
  心灵是什么?心灵就是负物质。心灵感应就是负物质的沟通及交流过程。
  
  在人类活动中,关于心灵感应的例子举不胜举。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一种将要发生什么事、或亲人将要发生什么意外的感觉,哪怕是千里之外,结果总会发生。那么这种预感是什么呢?这就是人体中负物质之间交流的结果。负物质的沟通就是感应,就是人们所说的预感、先知先觉。
    
   “先 知 先 觉”
  
  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先知先觉的认识由来已久。那么怎样理解先知先觉呢?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事先已知、事先感觉将要发生的现象。有的通过经验思维,有的通过逻辑思维而获得未来的结果。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事情并不是推论的结果,或根本没有什么联系,但却能预知结果。在这方面的研究如中国的《易经》、西方的《圣经》、印度的《佛经》等都是揭示负物质、负宇宙的专著。只不过这些专著没能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下去,而是把负物质“神化”了,这种“神化”可不得了,它把负物质凝固了,把对负物质的研究推到了“顶点”,使其不可能再研究下去了。由于“神化”就给负物质披上了一层“面纱”,只能按他们所指引的路研究,而在其它方面就不再研究了。这就把对负物质、负宇宙的研究推向了极端,从而阻碍了对负物质、负宇宙的探索。而唯物主义者又把以上观点说成是唯心主义,也宣判了负物质的死刑。这样都是不理智的、反科学的、肤浅的。
  
  先知先觉应该从负物质的角度去研究,它是物质中的负物质与负宇宙的沟通结果,这就是先知先觉。
  
  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质与负物质组成的。人也是如此。
  
  把人的大脑比做一部计算机或电脑是不够的。人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接收器,它们不但接收宇宙中的信息,也接收自负宇宙的信息。由于接收量的不同,先知程度也就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圣人、奇人的原因。只不过先知不是“圣贤”的专利,每个人都应有之,只是被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不同而已。 
   
  “迷 信 与 开 悟”
  
  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不乏迷信者。所谓“迷信”就是不知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盲目的信或拜,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能把所有的礼拜活动都扣上迷信的帽子,一棍子打死。这本身就不是唯物的,也不符合相对论的观点。因为人类还没有把负物质当成一种物质来承认它、研究它。认为精神就是精神,而精神的成份是什么就无人问津了,人类没有把精神当做负物质去研究。
  
  迷信与信仰虽有不同,但他们都在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这一点是共同的,也就是寻找一种负物质的存在。所谓的“开悟”就是找到了或感到了一种负物质的存在。感悟是开悟的前奏。  
  
  “气 功 是 负 物 质”
  
  气是什么?气是一种能量,是负物质的释放形式。“气功”就是人在思维过程中调动了负物质而释放出来的能量。如同人体中的经络一样,虽然还没有证实它是什么物质,但它是存在的,有制约物质的功能。或许这就是负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吧。这是人类自身研究负物质而得到的收获,是可喜的一面,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认识负物质还有很长的路,用科学的手段认识负宇宙的路会更长。
  
  总之,有正物质就有负物质,有正宇宙就存在负宇宙。科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手段,不能因为手段的不发达而否认负物质、负宇宙的存在。因此,用科学的手段研究和开发负物质、负宇宙为人类造福。
  
  宇宙应包括正宇宙和负宇宙。因此,我才提出了负物质、负宇宙之说。     
  
     第八章续言 
  
  我是木结雕艺术的创始人,由于长期生活在东北原始森林,对大自然、大森林的热爱,使我产生了木结雕艺术创作的冲动,于是利用这些千百年树龄枝干上生长的树包、树瘤、树疤、树节作为原料,根据它们千姿百态的形状、斑澜的色彩、变幻莫测的纹理,创作出包括人物、动物、山水等形态各异、独一无二、天人合一的作品。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使我越来越感到大自然、大森林的神奇,它凝聚着天地之灵气,而这种自然造化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自然产物,它是受一种神秘物质支配的产物,那么这种神秘物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要提出的——负物质、负宇宙。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就曾对妻子、朋友谈过我的观点:负物质及负宇宙说。一九九二年开始动笔写,一九九八年在泰山岱庙展出使我有时间完成初稿,阐述了物质包括负物质和正物质,宇宙包括正宇宙和负宇宙。人类在认识正物质的同时也应认识负物质,认识正宇宙的同时也应认识负宇宙。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开发、利用负物质与负宇宙为人类造福是我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