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赠兵部侍郎麻城人刘仲輢(yǐ),是丰城县知县刘璲的父亲,庄襄公刘天和的祖父。他家中贫穷,从小就仁爱宽容,不伤蝼蚁。和夫人董氏成婚之夜,一个小偷进了他的房子。刘公被惊醒,起来一看,小偷是他认识的人。刘公对小偷说:“你想必是因为贫穷才至于此。”说罢,从夫人的首饰中拿几件给了小偷,叮嘱说:“速速改邪归正,作个好人,我一定不把这件事说出去。”后来,夫人白发苍苍,常问小偷到底是谁,刘公说:“我既已答应他不告诉任何人,必不能食言,为何还要追问呢。”
刘公活到八十九岁,去世之时,本族有一个人来吊孝,以头触棺失声痛哭。这个人因行善而名于乡里,以其哀痛超于常人,怀疑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偷。
刘仲轲之子刘璲,登弘治三年会试进士,孙刘天和,正德戊辰荣登二甲,后官至兵部尚书。刘公的盛德,绝非仅此一事,致子孙家族兴旺昌盛。明朝麻城望族刘氏,出了十四位进士,五十余位举人。积善之家有余庆,真实不虚呀!--源自《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耳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刘庄襄公天和墓志铭》(王世贞)等
备注:《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耳谈》中为刘仲辅;考麻城刘氏族谱及《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刘庄襄公天和墓志铭》应为刘仲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