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流飞瀑的画法

 雪小石 2013-12-29

激流飞瀑的画法:

一、认识水

(一)水之品性

水在流动中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美。瀑布飞流而下,气势雄壮。马蹄形倾泻奔流的尼亚加拉瀑布,如一支交响乐团演奏着令人亢奋的宏大乐章;我国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则展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文明。而激流变化多端,或直冲,或旋卷,令人难以捉摸。面对湛蓝的大海,能令人心情明朗、胸襟宽广。至于在平湖中游览,则是舒心而平静的休闲。

有无尽的情怀于清水明净之处散发出来,喜乐与忧愁沉浸其中。慧者能看透生死名利的纠结,求得自性清净的禅悟。然而,最崇高的情怀,当是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画家当写远岫朗润、明霞曙光、莺声鸟韵、沿堤聚黛,以显生命之美丽;写波涛汹涌、风烈浪急、大雨倾盆、樯倾楫摧,以示生命之顽强。

(二)水之形态

水无常形。但如能细心观察,或借用现代科技,不难发现水在一瞬间的形态。激流姿态奇特,韵律感强。有的似急水闯岩关,有的腾空而起,有的湍流劈石,展现出“奔流谁可阻”的气势。飞瀑撼山而动、震宇而摇,气势恢宏、惊魂动魄。缓坡上的流水,似微醉的汉子摇摆而下;在乱石中穿梭,又似儿童捉迷藏。平水则微波粼粼、倒影层层。总之,水之形态,历数不尽,画者需总览细观,发现属于自己所寄情之水形。我将水之韵归纳为八韵:

1.飞韵。水由上急冲悬岩而翻飞(见左图)。

2.垂韵。水于较平整之断岩垂直而下。

3.卷韵。含泥较重的水往往在流下有坡度不平之石上出现卷状。

        4.漩韵。水冲下斜崖,受岩石之阻,易形成漩状。
 

5.带韵。水流在较平行的几条沟中,如白色的飘带。

6.声韵。水由较高的石壁上奔流而下,似可听到其在耳畔鸣响(见图一)。

7.湍韵。水在大小、高低不平的礁石之间冲撞而形成湍状(见图二)。

8.叠韵。几个断岩相连,水流自然形成叠状。

以上仅为举例,因为有些水姿极难名状,所以“八韵”并非水状之全部,画者需在平时用心研究、探索。

二、用心感悟水

感悟对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感悟则艺术格调肤浅,唯有在感悟中升华的艺术才深刻。对峡谷写生,两岸峰峦叠翠,谷中水击石穿,瀑布侧注,跃驰不羁,如万斛水银肆意而涌,茫茫莫得其涯。涉山水而开眼界,开眼界则明事理;观瀑而后思今昔,随即茅塞开。面对“飞雪洒石壁”(宋刘宰《观瀑布图》)的瀑布,我并不急于写生,而是先用眼观、用脑记、用心体悟和感觉……至黄果树瀑布下游的螺丝滩瀑布写生,观两岸激流飞瀑之丰富变化,让人心灵激荡,产生无尽联想,似乎血液也随着激流飞瀑翻越苍岩,卷起巨浪,涌入峡谷……在底部仰望陡坡塘的瀑布,会发现瀑布像是由天际飞泻而来,使人心花怒放,生发出表现激流飞瀑的欲望。黄果树瀑布似雷霆般轰鸣,豪迈之气顿时在心中涌现。细看那“三剑”、“七侠”的多彩水姿,或似仙女下凡,或如侠客手握雪亮之利剑直插犀牛潭中,好似一曲震撼人心的交响乐。激流飞瀑,往来胸臆,各种技法,俱分齿颊。古人写深谷幽壑、嵯峨深渊,正如历世间之沧桑;飞瀑泉流,或急或缓,其实是人生之旅。所见之物仅形,而画家笔下需有情,所写之物方可显神韵。因此,我写之水力求有形、有声、有色、有喜怒、有激烈……此皆发自心声而已。

三、激流飞瀑画法

没有亲临大海的人,难以感受大海的广博和深邃、大海的狂怒和宁静;不亲身接近瀑布,难以领略瀑布激昂奔腾的欢快。观海也罢,观瀑也罢,观潮也罢,究其实,终是观赏一种自然景观。然而在艺术家心中,这些自然景观仅是一种形式,将其表现于笔下,主旨是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一种感悟。此所谓“借物咏志”是也。

每观瀑布,我都心潮起伏、心达神通,欲作赋不能举其辞,欲托意而无法度,感慨终不能弥补其憾。于是我潜下心来观察、揣摩,寻找瀑水的特征及规律,并将之绘于纸上,借以表达我观瀑后之澎湃不已的心情。多年来,我殚尽心力求渲染变化,力求生动表现泉瀑倾泻山石悬崖间的奇妙神韵。现将我多年的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一为总结,二为求教于画界诸家,以图更进。

(一)激流画法

激流有急有缓。奔腾而下的激流流速较快,如蛟龙般翻动旋转。描绘时宜用活泼流畅的曲线以画出水在变化中的流动感,然后用有变化的淡墨加染,使之略显体积感。须要注意的是,奔腾湍急的激流虽落势迅疾有力,但仍不失水柔软自如的本性(见图一),故切忌用笔刻板、停滞。

河面下的河床与礁石高低不平,形成千姿百态的激流波环。如果河床下有暗洞,水中便出现漩涡。礁石大小、方圆、横竖等的不同造成激流出现不同态势。要想恰如其分地画出这种视觉感受确非易事。我在绘画时的反复尝试中发现,不能一笔一笔地照着眼前的景象胶柱鼓瑟地去描画,而要根据物我交融所领悟到的意境,将大号笔的笔毫捻开,以使墨落在纸上后呈现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条,应心随手,一气呵成;然后用小笔将这些线条连接起来,并层层渲染(见图二)。这种画法不能一蹴而就,须长期研习才可掌握。加之作画具有偶然性,因此更需反复练笔、用心总结。然而,一旦成功,画面便浑然天成、妙不可言。

激流沿缓坡而下,会形成持续不断的水纹。这种水纹与江河中的水波并不一样,与海潮的波浪更不相同。山里的河床高低不平、凹凸多变,坡缓则水流的波势较小;坡陡则流速加大且波浪较高,波环也就长而大。表现这种状态,宜用跳跃的弧线,要有节奏感,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要虚实相间、顺逆交错,皴、擦、点、染并用,以增强质感。在阳光的照射下,波纹中会出现极强的明暗反差,溅起的水珠晶莹剔透、闪闪发亮。要画出这种效果,是颇有难度的。我认为借助白粉和胶水为下策,不足取。白粉和胶水的凝固性太强,与水性相悖。在画的过程中,由于墨色的浓淡、水分的多少和用笔的疾徐不同,会造成纸面的不平整。这时,可以在勾出连波纹的大体形态后,用润笔赋色渲染,层层留白、层层加染,直到效果令自己满意为止(见图一)。画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掌握好干湿度,有时须趁湿画,有时在将干未干时画,有时则要等全干后再染。这有赖于在绘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久之才可得心应手,不是凭一两句“秘诀”就可以奏效的。

多股激流从几个方向涌到一处,相互冲撞,水潭动荡不定,波浪转动翻滚,似水沸腾,从中间向四周扩涨、激溅,宛若莲花盛开,奇妙无比。在描绘时,宜先用较大的羊毫笔在纸上大胆落笔,尽情挥洒,分出浓淡、虚实,并留出空白,画出水面的动荡感。趁未干之时,用滚动的墨线画出水波的大体走向。接着,在空白与浅墨的交界处用粗细不同的线勾出不同的水波纹,再加以渲染。此为“细心收拾”,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我还曾用皴法画水流,试图表现那种水流较浅、流动缓慢的景象。因坡缓,水流不急,而且十分清澈,水下的石头一望可见,然而石上又有水流淌。如果用线条和重墨会使画出的水显得生硬,所以我用淡墨依照水的流向相应地皴出石头不规则的模糊轮廓(见图二),这样便显得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