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知识点精华汇总

 越秀区桂花岗 2013-12-29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文一直让不少同学头痛,传统教学的单元学习模式,对同学们的记忆是非常高难度的挑战,为提升大家对古 诗词、文言文赏析水平,掌握相关知识点,小编特此整理出初中古诗词、文言文的知识点汇总,内容包含的《初中二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的古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以及文言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和《湖心亭看雪》等。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这篇文章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幽美,人文环境和谐,人人安居乐业,风俗人情醇厚的世界,更在于这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平等的社会图景成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虽然在封建社会里不可能实现,但它毕竟是一种美,一种诱惑人的力量。其实,陶渊明自己也知道,这只是一个梦,所以,他把桃花源隐去,谁也找不到。

《陋室铭》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爱莲说》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

《核舟记》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艺术的赞美。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了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望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春望》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石壕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三峡》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文篇虽小,但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水的,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丽、清秀绝尘,是如此的典雅、飘逸。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观潮》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三首。这首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作品既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失去真淳的情意,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