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冬虫夏草与其他虫草的性状鉴别
2013-12-30 | 阅:  转:  |  分享 
  
冬虫夏草与其他虫草的性状鉴别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始载于本草从新,又称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等,为我国特有的补益类中药材,与人参鹿茸齐名,并被列为三大补品。主产于我国四川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和甘肃等海拔3000~5000m的高山草甸区。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咯血盗汗等症它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压升白细胞抗衰老抗疲劳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冬虫夏草生长环境特殊生长周期较长产量少不易采集等诸多因素,导致货源紧缺导致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各种混淆品层出不穷,为临床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笔者将市场上常见的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等的主要鉴别特征分述如下。

一、冬虫夏草

1.来源: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性状:由虫体与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呈蚕状,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呈深黄色至黄棕色,粗糙有明显环纹20~30个,每3环为一组,组组排列,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腹部有8对足;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中间可见暗棕色V字形纹,周边显深黄色,断面心内充实子座单生呈细长棒状稍弯曲,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头部稍膨大,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柄部基部可有少许黄红色子座质柔韧,折断面类白色,似纤维状气微腥,味微苦有经验的老药工以草似金针虫似蚕来形容冬虫夏草的鉴别特点虫体放口中嚼碎如嚼毛豆,愈嚼愈香,满口鸡肉甜香味。

3.显微特征:(1)虫体:其横切面呈不规则形,四周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刺毛和长毛,有的似分枝状,躯壳内为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虫体断面白色,中心可见消化道痕迹,周边皮壳具6~30m的细刚毛(2)子座:其横切面周围由子囊壳组成,子囊壳呈卵圆形至椭圆形,基部埋于凹陷的子座内,先端突出子座之外,长273~550m,直径140~245m;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有2~8个线形有横隔的子囊孢子,长160~470m,直径5~6.5m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不孕部分则完全见不到子囊壳。

4.理化性质:取本品硫酸乙醇提取液(1∶7)1mL,于荧光灯(365nm)下观察,正品溶液呈淡蓝色荧光取本品0.5g,加水5mL,浸泡1h,摇匀,过滤,取溶液1mL,置荧光灯(365nm)下观察,正品溶液呈黄蓝色荧光取本品粉末1g,用乙醚溶出杂质后,用氯仿提取,过滤,滤液挥去氯仿;滴加冰醋酸2滴,再加乙酸酐2滴,最后加浓硫酸1~2滴冬虫夏草显棕黄色红紫色或污绿色(检查甾醇类)将上述经氯仿提取过的粉末,再用20%乙醇回流提取,并浓缩至适量取浓缩液0.5mL,用蒸馏水稀释至2~3mL,先加40%氢氧化钠溶液2mL,振摇,然后加1%硫酸铜试剂数滴(不可加过量,以免掩盖颜色),振摇,溶液逐渐变为紫红色,正品呈弱颜色反应(检查蛋白质)。

5.紫外吸收光谱鉴别:代关秀和葛秀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在365nm处以甲醇提取掖酸性乙醇提取液观察荧光,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所表现荧光不同,表明可用此反应将正品与混淆品亚香棒虫草加以区别。殷仁亭利用紫外吸收特征光谱鉴别冬虫夏草和亚香棒虫草,95%乙醇提取液冬虫夏草在波长270281295304nm波长处有4个特征峰,而混淆品亚香棒虫草只在272nm和291nm波长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

6.薄层层析:朱国强和曹倩利用薄层层析鉴别冬虫夏草分枝虫草亚香棒虫草蛹草以腺嘌呤为对照品,用氯仿和甲醇提取,结果显示正品薄层色谱中尿苷的斑点和紫外吸收光谱中309nm波长处的最大吸收峰等,均与其混淆品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鉴别。

7.电泳法:朱国强和曹倩利用蛋白电泳法鉴别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有一级谱带1条,二级谱带3条;亚香棒虫草有一级谱带1条,二级谱带4条,三级谱带1条古今等利用。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石蚕,专家选用了3种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液,综合3种提取液所检测的图谱,可以看出冬虫夏草(www.toprare.net)与其混淆品亚香棒虫草的图谱存在明显差异,范明明利用MDY-WI精密稳压稳流电泳仪鉴别冬虫夏草凉山虫草亚香棒虫草结果显示,冬虫夏草与混淆品亚香棒虫草虽都只有一条谱带,但谱带位置明显不同,可使两者区别凉山虫草具有3条不同谱带与冬虫夏草相比更有明显差异。

8.纸层析:朱国强和曹倩利用纸层析鉴别冬虫夏草与亚香棒虫草,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有两个黄色斑点,而亚香棒虫草只有一个黄色斑点二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

1.亚香棒虫草:(1)来源:亚香棒虫草(CordycepshawkesiiGray),又称霍克斯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生长于我国南方山区丘陵,适应性较强(2)性状:其虫体与冬虫夏草极相似,呈蚕状,长3~5cm,直径0.4~0.6cm,表面呈黄棕色,少数黑褐色,头部呈红黄色或紫色虫体尾部向腹部弯曲,有环纹12个左右,近头部的环纹较细表面有类白色的菌膜,除去菌膜显褐色或栗褐色虫体角皮,可见黑点状气门足明显可见,有足脚8对,其中胸足3对,腹足5对,且腹足相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中央有稍明显灰棕色的一字纹,周边皮壳无刚毛子座为单生,间或2~3个,呈长棒状或有分枝,长4~10cm,直径0.2~0.3cm上部光滑,下部有细绒毛头部稍膨大,表面灰褐色柄部多弯曲,有细纵皱纹,黑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疏松或空瘪气微香,味微咸或淡与野生的藏冬虫夏草川冬虫夏草相比,亚香棒虫草颜色发白,中部4对足不太突出,其他外表特征基本相同(3)显微特征:虫体:其横断面呈不规则形,中央有一字纹等,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刺毛和长绒毛,有的似分枝状,躯壳内为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子座:子座周围由子囊壳组成,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子囊壳呈辐射状排列,子囊壳全埋于子座内,卵形至长椭圆形,壳壁深棕色,呈烧瓶形或鞋底形,无顶端长325~585m,直径65~15m,壳壁厚约1m,子囊盖斗笠状,直径2~3m,;子囊壳内有多数细长的子囊,每个子囊内具孢子2~4个,孢子横隔不明显,间距3~4m不育部中间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无子囊壳(4)理化性质:取本品0.5g,加水5mL浸泡1h,摇匀,过滤,取溶液1mL,置荧光灯(365nm)下观察,溶液呈淡黄绿色荧光而正品呈黄蓝色荧光各取二者以1∶10水溶液1mL,置365nm的荧光灯下观察,正品溶液呈黄蓝色荧光,本品溶液呈淡黄绿色荧光本品检查甾醇类显棕黄色紫色或墨绿色;检查蛋白质类呈较强的颜色反应。

2.蛹草:(1)来源:蛹草[Cordycepsmilitaris(L.exFr.)Link],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草子座及其寄主夜蛾科昆虫幼虫(菌核)的干燥复合体,习称北虫草(2)性状:虫体呈椭圆形蛹状,黄棕色或酱紫色,长1.8cm,直径0.7cm,有5~7个环纹子座单生从寄主头部发出,有时生于虫体节缝间,长2~5cm,直径0.3~0.5cm极少数有分枝,紫红色或橘红色;头部为棒形,长1~1.5cm,直径1.5~5mm子座质脆,易折断气腥,味淡(3)显微特征:虫体断面呈灰白色子囊壳短呈烧瓶状,表生或半埋,只有开口部裸露在子座的表面,呈细疣状;子囊壳内有多个子囊,每个子囊内有8个纤细子囊孢子,成熟后断裂成小段。

3.凉山虫草:(1)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Zang)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又名麦杆虫草发现于四川(2)性状:虫体形似正品,长3~6cm,直径0.6~1cm头部红褐色,表面被棕色至棕褐色菌膜,菌膜脱落处呈紫褐色,有环纹9~12个,腹部有不明显足10对子座细长圆柱形,长10~30cm,直径0.1~0.2cm,表面灰褐色头部稍膨大,顶端具不孕端,少数顶端具分支柄部极长,多弯曲,有细纵皱纹,棕褐色子座质脆易折断(3)显微特征:虫体:其表面有黑褐色小点(子囊壳生于子座上部组织表面),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中央有V型纹一字纹及点状等,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着长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子座:其横切面周围由子囊壳组成,子囊壳大多卵圆形,明显突出于子座,长400~740m,直径300~450m;子囊呈盔帽形,直径4~5m,每个子囊内有孢子1~6个,孢子横隔明显,隔间距5~15m。

4.香棒虫草:(1)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CordycepsbarnesiiThwaites)寄生在鞘翅目昆虫金龟子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2)性状:虫体呈弯曲的扁肾形,短粗,长1.5~2cm,直径约0.5cm表面呈棕黄色,头较小,棕褐色,具1对螯牙,体部有密环纹,胸部有足3对子座呈线状,长2~6cm,直径约2mm头部稍膨大,表面灰褐色,有细纵皱纹;质柔韧,气微臭。

5.新疆虫草:(1)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新疆虫草(Cordycepssp.)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2)性状:虫体呈蚕状,较细,长2~4cm,直径0.2~0.5cm表面呈土黄色至紫褐色,有环纹20~4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较明显虫体质脆易断,断面淡黄白色子座偶见,细长,稍弯曲,长约1cm,直径为1mm,表面棕褐色,有细小皱纹,头部膨大呈圆珠状,深棕色气微腥,味较苦(3)显微特征:虫体断面略平坦,淡黄色头部子座偶见;子囊壳约60个,呈芝麻形短圆锥形,全埋于子座内。

6.分枝虫草:(1)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分枝虫草(CordycepsramoseTeng.)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2)性状: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4~0.5cm,表面黄绿色,入水后颜色褪为黄褐色或黑褐色;体表粗糙,腹部环纹细密,有25~35个环节,近头部环纹细密;去掉染附物后可见胸部有6~8个点状痕;有足8~12对,胸部4对稍明显;虫体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黄白色子座从头口腔第23颈环中长出;头部棕红色有光泽,少数有侧枝分生,柄长0.7~5.5cm,直径0.15~0.4cm,稍扁;未成熟者头部与柄无明显区别;成熟者顶端膨大,成锤状或成蘑菇状,质柔韧,断面外层黑色,中心黄白色气清香微腥,味微苦(3)显微特征:子囊壳卵形椭圆形或圆锥形,子囊壳完全埋于子座中,排列紧密,有时两层重叠,长120~450m,直径150~250m;子囊壳内有多数细长条状线形子囊,长120~250m,直径1~3.5m,基部弯曲呈放射状排列,子囊孢子有隔膜,易折断。

综上所述,正品冬虫夏草虫体的纹理及腹部乳突状的足十分规则,对称清晰虫体头部与夏草交生部位被草根敷贴的虫眼,虫口红褐色及亮光泽的角质莹片十分明显。





















献花(0)
+1
(本文系我的图书馆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