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慈,儿骄横;慈母,多败儿!

 昵称8745453 2013-12-30
消除不孝之习气 - 竹林深处 - 竹林深处的博客 

父慈,儿骄横;慈母,多败儿!
撰文:心海导航(QQ949771208)
         
插图:来自网络
 骄宠=跋扈:
当父母的对儿女过分溺爱、娇惯,经常顺着他的性子行事,什么事情都要和他沟通交流,且没有自己的教育底线和爱的原则,便宜占惯了,自私的心智和霸道的习气就会形成,且终身难改!事事顺从就会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如若偶然违背他的意愿,就会气急败坏无法忍受,甚至敢与父母进行鱼死网破的较量。久而久之,孩子有差错,家长说不得、管不得,而孩子顶撞父母变成家常便饭,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胆小怕事,性格脆弱,在家里做事没有责任感,最大的特征就是常立志不立长志,说到做不到,且理由充沛,对别人不敢冒犯,而在父母跟前就肆无忌惮,疯狂的歇斯底里,求学时期混日子,长大了步入社会也是嫌脏怕累,世事难如意后,窝在家里变成啃老族就是理所当然的宿命。根据我们机构调整这类型孩子的经验,12岁以前是最佳矫正阶段,15岁以后,习惯成自然,心智定性,最大的障碍就是焦虑胆怯,不敢突破自己,家长对他的百依百顺更会让他烦躁无聊,肝火频发,一旦离开家的环境就会焦虑恐慌,迫切逃离,很难适应外部环境和面对成长中的困难!

 
     忘恩=记怨人性本质就是受恩时间越久,越容易忘记;积怨时间越久就越难化解,人情如此,亲情和亲子关系更是如此,甚至过犹不及。所以,人性劣根就是受了人家一次饭则感激不尽,若是吃久了,就会对饭菜的好吃不好吃品头论足,说长道短;有句俗语说得好,要想把朋友变成敌人,那就不间断的去施舍他,头一次布施,受者感恩不尽,若经常接济,就会生起布施多或少的不满,甚至生起猜疑妒忌之心。在生活中,现实和理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人就是这样,被爱包围的太久的时候,就感受不到爱了。现在众多孩子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恰恰是生活在幸福的氛围里太久了,因此,为爱预留一份距离和空间,人性的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和自我改变就会给对方留下几许尊重,朋友之间是如此,夫妻之间也是如此,亲子之间更是如此,如若不然,爱就会变成无形的枷锁,爱会让人感到窒息,因爱生恨的案例时时刻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今的很多孩子把父母的教诲开导看作是难以忍受的琐碎唠叨,甚至厌烦生怒,作为家长,如果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你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爱孩子的方式了,不要总觉得自己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怨无悔的,爱一旦没有了距离,同时也就丧失了和谐,过了头的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那些杀父弑母的孩子99%都是因爱生恨的,这样的孩子,即便他们长大了,他们也从来不会把父母的劳苦放在心上的,他们觉得都是应该的,到那个时候,对母亲十月怀胎生养的苦难、襁褓哺乳的辛劳,以及幼小体弱,病痛灾殃而使父母惊魂失魄的心痛,一切一切父母对他的种种养育大恩,他会全然不在乎,甚至根本没有感觉。

      
 私财=私心在我主讲的家长培训课上,以及面对所有来机构咨询的家长朋友,我重复最多的话题就是家长的财产和孩子之间产生的错爱。教育孩子出现问题,绝对不是老师或某个专家给你提供的某种方法就能药到病除的,如果家长不考虑自身的根源问题,一切方法都是雨过地皮湿,治标不治本。家庭教育土壤肥沃超限,也是烧死小苗和扼杀小苗发育生长的罪魁祸首,如今很多孩子的无欲无求,对待学习百无聊赖,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这类型的孩子所成长的环境,大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不愁,遇事不忧,说话大言不惭,做事比猪都懒!一个孩子在成长历程当中,财富方面所拥有的,恰恰也是最容易失去的,这时候家长如果不把他逼到悬崖,孩子绝对不会逼自己一把去真正地长大!所以,钱财在教育孩子方面绝对是个祸害,如今有太多的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钱,就觉得是自己的了;贪欲同样会把父母的所有钱财盯在眼里,咽到肚里,纠缠到心里,理所当然的觉的这些钱财都是自己的,早晚也是自己的,为此,他凭什么去努力发奋,积极进取,这些孩子长大了,也很难能够吃苦耐劳,一副纨绔子弟,玩世不恭的样子,即便从父母那里得到钱财,也并不会对父母感恩,要是得不到手,就会发自内心的对父母怨恨,甚至是仇恨!所以,父母在钱财方面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认知,家长手里的那些钱都会转化成让孩子仇视父母的种子,不论你给与不给,都不会得到他的满意,将来父母老了,自己不能养活自己的时候,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更加厌弃老人,将父母弃之不顾。

 
    乐纵=
习惯:子女对父母言语粗暴、随便惯了,少年时期就敢对父母发生冲撞,出言不逊,行为放肆跋扈。如果父母总是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孩子,自己吃粗劣的,这样习惯了,儿女就不再想到要把好的食品奉养父母了;父母常常抱着病体辛勤劳作,这样习惯了,孩子也就不再关心父母的痛痒,尽孝只是嘴上说的概念,根本就不会行动,也想不到去行动!平日里见到同学好友,就会精神振奋,不胜意气,而面对父母则冷淡乏味,神情呆板、厌烦,甚至明目张胆地把父母当成累赘。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娶妻生子了,有了美味和钱财,首先考虑的就是取悦妻室、宠爱自己的儿女,他只知道爱自己的儿女,从来不会考虑自己又是谁的儿女?!他只知道自己对儿女鞠躬尽瘁,从来不担心自己爹娘的孤独无依!因此,那些桀骜不驯、怨恨父母之人,最后不堕落为大不孝的忤逆之子的能有几个呢?!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心态出现问题与以上几种子女不孝的恶习相比较,想必家长朋友能够通过我的文字领悟出一些家庭教育的真谛,反思自己教子过程中的错爱,清醒了,自然会走出误区,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子方法;如果你觉得道理都懂,都明白,却依然执迷不悟,我只能说你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家长自己不自救,上帝都无法拯救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最后我把“言传身教”这个词做一下定位和剖析,“言传”传达给孩子的是一种责任,是做事过程中所要承担的后果,绝对不是说教与唠叨;“身教”是作为人子的我们,是如何尽孝,并且心灵阳光、进取、遇事勇于担当,做一个不折不扣的有修养、有道德之人!绝对不是装出一副样子,好像自己很热爱学习似的,甚者陪学陪练陪读,这些虚伪的做法,永远不会触动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能令孩子感动的慈父祥母,就无法让孩子真正地读懂“爱”的正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