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鸟艺絮谈之二——查乃明其人

 兰之道 2013-12-30
这南京城做鸟笼手艺的,真正为世家出身的且有知名度的,大约不是很多,除早期的马瘸子外,也就是渡船口一带的贝氏家族(火烧笼)等数得过来的一些人了。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以后,很多专业及业余的制笼人,如过江之鲫抢占笼具市场的滩头。其中也不乏出了一些虽为半路出家、但还颇有造诣的制笼人,此人就是人称老查的查乃明先生。老查很多人把他的姓都念成捡查的查音,其实应念成楂音,原为镜框制作艺人,对细木作中的“斗角”有独到的本领。当玩鸟玩笼之风再次盛兴后,玩家们对精致鸟笼的需求量逐渐升高,这老头也算能与时俱进,把他的那些老式细木拼角的手艺,用在了绣眼笼上,加上当时在玩鸟玩笼方面享有盛名的鉴赏家万德金等一批玩家的艺术支撑,并不断地精益求精,使得老查制作的鸟笼达到了引领当时潮流的高峰。
老查主要制作绣眼笼,偶而也做画眉的方笼和园笼,但以他的画笼画脚绣眼笼较为受玩家的欢迎,他的笼子最早还是继承了常州制笼艺人乾荣的结构模式,然后把他的刻花手艺揉和在其中,这给了原始的乾荣笼大多为“一抹光”的样式,增添了华丽的色彩,而主要以云头花编织的门花,可能也是因袭了传统的模式,谈不上是主创。但凭心而论,在八十年代的鸟市上,“老查笼”还是不乏追求者,几乎到达一笼难求的程度。而后的一代人,在前辈的带动下,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也结出了丰厚的硕果。这之后出现了能够代表目前较高水平且为鸟友认可的新兴笼艺师,如以雕刻工艺驰聘鸟坛的工艺师倪晓庆先生,以青出于兰而盛于兰的高档绣眼笼制作人白宗印先生,特别是由著名的鸟艺鉴赏家万德金创研并监制由红木工艺师黄峰先生具体*作的高档红木笼,巳将笼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颠峰,成为收藏家喉嘱目的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