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人名”与“名人” 文/ 松下客

 深山木槿 2013-12-31

“人名”与“名人”是两个一摸一样的文字,只因空间排列顺序不同,含义却大相径庭。

    人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名是每个人都有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代

号。“名人”泛指各行各业因能力高超而备受景仰的人物。“人名”与“名人”虽都是偏正结构,

但前者强调“人”,后者强调“名”,侧重点不同。每个名人都有人名,但每个人名并不一定都是

名人。

    白云和黑土的小品人尽皆知,那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杰作。白云成为名人之后,真如白云般漂

浮起来,不知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虽认不了几个字,竟著书立说起来,写出《月子》在村中流行。

忍气吞声的黑土终于忍无可忍,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什么名人,不就是个人名?”

    不错,现今是名人辈出的时代,那些红得发紫的名人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和耳膜,

名人们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仿佛没了名人地球就不转了。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系列追星族,名人的

演唱会举办在哪里,他们的粉丝就会追踪到哪里,不惜乘坐飞机如打的,只求为睹偶像之风采,盲

目得让人不可思议。

    如今的广告多是名人的专利,因为名人有号召力,会引得无数人趋同。记得一位香港著名的演

员做了一个抽水马桶的广告,广告费用数百万元。付出就有回报,马桶的价格尽管高得吓人,然销

量激增。我校的一位教师在装修房子时调侃:如果坐在那个马桶上,排泄的不是粪便而是蛋糕,无

论多贵,他也会买一个。

    名人有区域性,行业性。比如说你在所在地是名人,去了其他地方别人就不知道你是哪棵葱

了。你是科协的名人,到艺术圈别人会问:你是谁啊?一般说来演艺界的名人比其他行业的名气要

大得多,这是他们经常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结果。比如赵本山的名气就比莫言大得多。一说赵本

山,人们就会对他的小品如数家珍,甚至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他小品中的精彩语言;谈到莫言知道

的人就少多了,甚至不知他是干什么的,他的作品也没多少人知晓。

    小品演员赵本山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过了山海关,吃饭不买单。言喻自己的名气大。并不是

狂妄,在关东大地他确实如此。

    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的名字,虽说也是人名,可一旦出了名,就完全不同了,一下子就“白

里透红与众不同”了。名人在未成名前还是人名的时候,其名字混在芸芸众生的人名中并不显山露

水,甚至透着酸涩与卑微。但人名在成为名人之后,大半会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豪感。

    名人的名气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忘记自我,失去做人的本真。公众对名人也会有褒有贬,芝麻

绿豆大的事,也难免被炒得沸沸扬扬。赵本山买了飞机,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恨,讽刺挖苦自然

是少不了的。有人在网上调侃:“本山大叔,再买两颗爱国者导弹吧,放在您的大门口,为您看家

护院!”

    说实在的,名人也不容易。赵本山在小品界驰骋二十多年,他每每过年都如过关,担心小品不

入观众的法眼,担心政审不合格,担心表演被说山道四。大年三十,芸芸众生在阖家团圆的饭桌

上,喝着小酒,品着香茶,看着电视,而他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个中艰

难、甘苦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难怪宋丹丹态度坚决地告别春节联欢会。

    人人都想做名人,但做名人也有做名人的难处。出门戴口罩,走路低着头,与小三约会也要偷

偷摸摸。正如刘晓庆所言:做人难,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人名也好,名人也罢,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只不过内在属性各有不同而已。不污名人之荣

耀,不毁人名之本真,乃做人之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