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本来就不是科学,更不是迷信

 老沔城人 2013-12-31

风水本来就不是科学,更不是迷信

  

    2009年,湖北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被正式公布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直被认为具有迷信色彩的“风水学”等也将成为受政府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由此引发了关注。
 

    什么是迷信?看法很多,简单说,“迷”是盲目、迷茫,“信”是相信。相信什么呢?相信有些东西可以解释一切、解决一切。

    风水既然不是科学,那是否就是迷信?当然不是!

    人类的早期祖先多数选择居住在河边较高的台地上,这个选择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教训得来的。在这个地点生活,有什么好处?可以方便取水采猎,又可免于水患。居住地房子要坐北朝南、背山临水,住址的选择应是水土环境好、通风透气的地方,不应该在有空气污染、水污染、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但又不能毫无遮挡地建在山头风口上,这些都是风水的基本理论。风水理论中讲,住在河边要选择河曲的凹处,不要在弓处,更不能直接建在河道上。这也是因为弓处、河道更容易遭遇水灾的缘故。风水就是在这样实用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积累,数千年以后形成了现在的风水理论。它不用在实验室中进行,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的,或者说它是直接以自然作为实验室,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风水,比脱离自然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更有优势,更有实用价值。它不仅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因为人是直接参与的,故除了注意人的便利与安全,还考虑到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

    风水术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如果揭开迎合世俗喜好的神话外衣,好好研究分析掌握,在实践中的确有相当有益的实用价值。任何学术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能因其不完善或因有人神化它,迷信它,利用它,就全盘否定它。

    在此争论风水的科学与迷信似乎显得多余,而真正引起人们兴趣的是:风水作为一个未知学问,该不该在大学课堂出现?换句话说,风水进课堂,是否在科学的神坛宣扬迷信的东西,在毒害大学精神?如此的质疑,必然又会回到风水的科学与迷信的争辩中。因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唯科学而论。每种学问都要有严密的论证方能登得大雅之堂,而风水的研究终究离不开阴阳五行八卦的辅佐。

    如果大学以包罗万象的心态把风水引进课堂,而风水本身的未知需要学生带着许多问号的兴趣,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思维模式之下,一切知识只能由老师一锤定音,因此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可无论如何都需承认的是,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和研究未知的地方。尽管现实操作条件不具备,但说它毒害大学精神却显得有些鲁莽。不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纯科学与迷信之争,都似乎很难完全解释风水进课堂的原因。那么该拿出什么理由来解释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