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曾做诗论静坐的好处:
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是由个人完成的境界,它排除了两重干扰:一是身之外尘俗的干扰,这一点很清楚,即静坐者无疑是独坐,如王摩诘诗云:“独坐幽篁里”;二是身之内语言的干扰,静坐者不仅不讲话,而且还要中止内在的思维语言,从“我”的语言局限和困扰中解脱出来,物我两忘,如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言即可不辩,不辩即能不疑不问,而达到空明。
《太乙金华要旨》云:“久坐忘所知,忽觉月在地。冷冷天风来,蓦然到肝肺,俯视一泓水,澄湛无物蔽,中有千鳞游,默默自相契。”这在气功中叫做“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