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去日本当和尚也不错

 昵称13390081 2014-01-03
 《京都第五年》是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入围作品。作品讲述了作者在京都的第五年。更多时候,作者知道自己正是那个旅人,这一切不属于自己。她所能做的,只是感激自己身在这千百年不息的流逝里,哪一日离开后,可以长久地怀想。

    今天推荐的是其中一篇《和尚》。

    和尚

    京都寺庙多,和尚也多。和尚是家族继承制,像爸爸是住持、妈妈是尼姑这种家庭很常见,多生几个孩子,挑个愿意继承家业的就行。没儿子就招上门女婿。要连女儿都没有,可向本宗派总本山申请,看看同宗寺庙有没有哪家多个儿子。实在不行,还有佛教学院的毕业生。正式继承前要考个专门执照,考前有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准和尚们与外界隔绝,不得使用任何现代通信工具,只许手写书信。他们要学习各项仪式的流程、流利背诵若干卷佛经、念经的发声方法等等。诵经是他们的基本技能,声音好听、口齿伶俐的和尚最受欢迎,檀家也愿意请他们做法事。若有幸生得清秀些,一世富贵就能指望了。考试非常简单,不通过还有补考。曾见过西本愿寺的剃度,极其敷衍。住持拿一柄漂亮的剃刀,在年轻弟子黑发茸茸的头顶轻轻一拍,仪式就成了。最后,被剃刀挨个敲了脑袋的新和尚们站齐几排,长诵佛号,合影留念,就好各自去寺庙了。

    在京都,已经完全没有恪守戒律清规的和尚,全日本的和尚都忙着积极入世,挣钱第一。京都闹市区有家出名的和尚酒吧,某寺住持当店长,调得一手漂亮的酒,哗啦哗啦哗啦,哐唧,徐徐倾杯,极受女客欢迎。酒名有:极乐净土、灼热地狱、爱欲广海。打工的也都是和尚,听客人讲讲烦恼琐事,找几句经文开解一二,恐怕是比在庙里清修愉快。

    京都五山之一建仁寺下某塔头的住持,原来是某著名私立大学工学部数学系的好学生。念数学找不到好工作,反正没有好工作,不如念点更难的。中途退学,换了个大学念哲学,拿到学位后,居然在东京一家好公司找到工作。正青春,穿干净体贴的西服,打领带,鬓角剃得干净,腋下夹只文件袋,想想就知道多招女孩子喜欢。大清早赶地铁去单位,挤得五脏六腑都缩起来,骨头要碎了。有什么东西要从脑袋顶上迸出来,还继续挤。所有人都在大地暗黑的腹部随列车的节奏晃荡。空气污浊,真可怕。他努力把要从脑袋顶上迸出的那缕东西拽回来,塞回身体。当下决定:回京都!东京不是鄙人待的地方。

    然后就去做和尚了。拜在建仁寺门前,寺门紧闭,没人理他。再三恳求,总算入门。修行十余年。学数学和哲学的头脑,资质当然不差。被派到下辖的一处寺庙当住持。年逾不惑,长胖了,再也穿不着西装。做住持,下面管着几十个徒弟,要发得出工资,撑得起门面,处处都得花钱。小塔头不比大寺院,分不到多少钱,也没几个游客路过,只好自己想办法。收拾出庭园与茶室,请人表演茶道,排场精致些,私密些,客人要预约才能来,这样才能吊足胃口,吸引金主。二三知心人喝喝茶,廊下看看枯山水,听住持讲讲佛经与典故,外国人最舍得花钱。请几个留学生打工,简单翻译也有了,大家都开心。我有好友曾在该寺工作,接待过国内某著名女作家,某学者,某设计师,某画家……大家都很吃这套,觉得尝到了京都的醍醐味。

    妈妈夏天来旅游,一起去永观堂。庭园葱茏,紫薇花与半夏,紫色的睡莲从布满青苔的池水中亭亭而起。暴雨忽来,只好坐在大殿前看雨。免费自取的茶水。翠绿的山寺,秋天是观赏红叶的名所。王国维晚年的观堂之名,据说本自此寺。他客居京都时,曾经到过这里看红叶。暴雨终于停歇,与妈妈去看半山的多宝塔。而行到山中,远望城内风景,忽见黑云飞渡,电光通彻。待要下山,风雨又来。巨大雨点迅速打湿面前的台阶。眼前的世界很快被白茫茫的雨线遮蔽,完全看不清城市的轮廓。一道一道雪亮的闪电当空劈下。塔前就我和妈妈两人。妈妈安慰我不要害怕,而我知道,她其实很恐惧。忍耐了十多分钟,雨一点都没有停的意思,乌云仍在城市上空盘桓不去。只好搜了寺里的电话打过去:“您好,有两位游客被困在多宝塔了。”对方说:“二位等一等,雷阵雨不会太久的。”“可我们很害怕。”“没事的,不要紧,雨会小的。”我们靠在一起,塔下几乎没有任何一块不被风雨过问的地方了。

    原以为寺里不会有人来,大约五分钟后,山道中却见到两个穿蓝袍黄伞的僧人。前头一位年纪大一些,怀里两把伞。后头那位很年轻,低眉垂目,戴眼镜。

    “是现在下去,还是待会儿下去?”老和尚问。

    “雨太大,要不待会儿,可以么?”

    “当然可以。”老和尚点点头,“山里的雨景,其实比别处都好。”

    不多时,天渐渐亮了,雨声渐收,眼前的世界清明起来。二位在前引路,我与妈妈各执一柄大伞。那伞黄油布、竹骨,很好看。后来在一家竹伞老店看到同款,很贵。

    京都传统宗教的氛围很浓厚,平常对佛教没有特别兴趣的人,到京都旅游,也能很容易地体会到佛阁山寺的意趣。不过长住京都的人更多能看到僧人们的世俗与日常。比如刚从檀家念经回来,收起脖子上的大念珠,撩起袍子到附近店里吃碗拉面。为了给寺里增加收入,经营附属幼儿园,开辟墓地,到处贴海报、拉生意。骑摩托车上街买菜,鼓满风的大袖子招摇着,像两只大灯笼。也过圣诞节,到了日子在很人气的蛋糕店门口排队,买到传说中好吃的蛋糕回家给老婆孩子分享。黄昏比较闲,换身轻便的短袍跟弟子在后院运动,打打羽毛球或是棒球。并不是所有和尚都有财力开豪车,和祇园温柔美貌的艺妓喝酒。大部分和尚都还在努力赚钱养家养寺庙。有些男人退休后很无聊,拿着大笔退休金也不知怎么花,呆在家里还要被妻子嫌弃是大型垃圾,不好处理。就去寺里修行吧,当然得像报补习班似的交了钱,之后才好学习打坐、念经。越来越多的寺庙都开始发展这项业务,看来可以成为卖墓地、办幼儿园之外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