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儿童前自慰行为(child pre

 思乡情88 2014-01-03

 儿童前自慰行为(child pre-masturbation behavior)

彭晓辉

儿童自己刺激性器官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生物现象的行为。这种行为当然属于性行为的一种类型。在传统上,学界和教科书都将这种行为称为手淫行为或自慰行为。笔者认为,儿童自己刺激性器官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的自慰行为(参见欧文J. 黑伯乐的观点[1])。鉴于此,笔者首创了儿童的前自慰行为(child pre-masturbation behavior)这个术语[2]

()儿童前自慰行为的概念及表现

1.儿童前自慰行为的概念

笔者对儿童前自慰行为定义为:与成人自慰相似的一种行为,或者是成人自慰的一种前期发展阶段。西方和咱们中国关于儿童“无性”的观点的历史认识,请参阅由笔者修订并编辑的论文“中国大陆0~6岁儿童前自慰行为研究”中的研究背景和动机这一部分19

正如德国性学家欧文 J.黑伯乐教授所说:“婴幼儿期会在短时间内经历一个引人注目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与发展过程。他们也许会在很早就具备了基本的“性反应”能力,并且有的甚至会体验到极度兴奋(orgasm[3])2岁时,他们通常已经学会用手探查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身体。在后续的几个月里,也能够指望他们控制自己的排尿和排便。转而,这也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自主意识,并且,如果他们没有受到干预——他们也可能开始有某种方式的性器官刺激活动。

黑伯乐教授进一步解释道:“这不是意味着他们的(这种)体验能够与成人的性欲行为相比拟,而是意味着那种成人期的性欲行为的生物潜能常常在早期就能够被发觉。对于婴幼儿和低幼儿来说,他们使身体愉悦的各种体验尚未被清晰地辨别和精确地作出划分。儿童只是会逐渐学习哪一种行为和感觉是“性的”行为和“性的”感觉,哪一种不是“性的”行为和“性的”感觉。他们会从一个总体的文化脚本来获得这种认知。而这个文化脚本是由其父母、亲属和其他成年人传授给他们的。20

 

2.儿童前自慰行为的表现

人体的性系统发育与生殖系统的发育并不是同步启动的。前者从出生后就已经开始了,后者只有到了青春期才展开发育。皮肤与粘膜是性系统的感受器官,尤其是围绕外部性器官附近的皮肤与粘膜的感觉最敏锐,是性高敏感区。

要知道儿童可以用他/她的小手探摸自己的身体,当触摸到自己身体敏感的部位时,应该会产生区别于非敏感区皮肤与粘膜的感觉的,而且是一种令人感到欣快的感觉。他们就是通过触摸自己的性敏感区来逐渐获得性感受能力的。

儿科大夫胡萍女士从事儿童性教育多年,专门针对儿童的前自慰行为做过调查[4],如下表:

前自慰行为开始年龄分布

儿童性别

均值

标准差

频数

2.81

1.24

128

2.99

1.21

71

Total

2.87

1.23

199

男女童前自慰行为的差异(%

前自慰行为

Total

32.53

18.84

26.09

67.47

81.16

73.91

N

621

552

1,173

Pearson chi21=28.3951   Pr=0.000   Cramer's V=0.1556

男女童前自慰行为方式的差异(%

前自慰行为方式

Total

用手摸弄外部性器官

83.25

57.28

74.51

俯卧床上摩擦外部性器官

7.39

5.83

6.86

用其它物品摩擦外部性器官

0.99

3.88

1.96

夹腿

2.96

25.24

10.46

利用椅子角摩擦

0.49

2.91

1.31

用手摸弄乳头

2.46

4.85

3.27

在他人身体上摩擦

2.46

0.00

1.63

N

203

103

306

Pearson chi26 48.6051   Pr = 0.000  Cramer's V =0.3985

胡萍女士描述到:“观察中发现,儿童前自慰行为时的伴随征象有面红、出汗、全身肌肉紧张、双手握紧拳头、颤抖、眼神迷离、痛苦状等。当前自慰行为结束时,这些伴随征象也随之消失。有的儿童前自慰行为时几种伴随征象会同时出现,有的儿童仅出现其中的1~2种。观察显示,16.59%的儿童出现其中一项征象,出现2项和3项的儿童各占5.83%3.14%的儿童出现其中4项征象,6.28%的儿童出现5种以上征象。”

()顺应儿童的前自慰行为

由于长久以来,人们误认为成人的自慰是有害的。于是,在实际的生活里往往采取非常武断的方法制止儿童的前自慰行为。其实,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前自慰行为也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早期的性活动,譬如:触摸和抚弄身体及外部性器官官等性敏感区,以至于为获得快感为目的适度自慰行为是必要的。通常,机体各种机能和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突然成熟的,每一种完整的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心理要经过长期的发育和发展才能逐渐成熟,性机能与性心理亦是如此。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前自慰行为对个体心理正常成长、对在性成熟时建立正常的性反射神经通路及性反应应该说也是必须的途径之一。

亚弗雷德·金西的研究和调查证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从婴儿期开始就有性活动的理论,是有据可查的。就这一理论原则而言,我们等于为他提供了重要的事实支柱。……只要有足够的性刺激,那么相当大比例的婴儿和前青春期儿童,就会具有达到完全的性高潮所需的特殊的性反应能力。那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儿童的前自慰行为?

主要是一个认识的问题。上个世纪后半叶,有人提出了阐述个人性行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性行为的责任主义(responsibilitism of sexual behavior)。它从两个方面予以展开:其一强调个人性行为对社会所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却忽视个人性行为对涉及双方所应有的益处,因此有人称其为性行为的社会责任主义。第二强调性行为的个人享乐,而认为自己的性行为只对双方负责,无须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也无权将与己无关的责任强加给自己,被人称为性行为的个人责任主义。性的社会责任主义盛行于农业化社会及之前,要求个人的性行为服从性的唯生殖目的,但必须克制性的情绪与快感的抒发。性的个人责任主义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注重个体享乐并拒绝对社会承担责任。这两种性的责任主义不仅相互针锋相对,而且对当今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性文明建设理应赋予性行为的责任主义新的内涵,即要适度重视性的生殖责任,又要理性地承认性的愉悦和享乐对个体健康与发展的积极效应。

在对待儿童的前自慰行为的态度和方法上,接纳赋予性的责任主义的新内涵的观念是相当必要的。从充分顾及儿童身心健康的利益出发,必须客观认定儿童前自慰行为的必要性和在方法上正确顺应他们的前自慰行为。

黑伯乐教授在解释儿童的这种前自慰行为时也认为“这些性行为的发展特征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如何,当父母给孩子解释身体部位及其功能的时候,保持与孩子的密切交流和秉持宽容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引导那些“过度”关注自身“性感受”的儿童,逐渐淡化他们对自身前自慰行为的兴趣也是必要的。譬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儿童的集体活动种类和培养他们的多方面爱好等等。



[1] []欧文 J. 黑伯乐原著.性健康网络教程.德国:赫西菲尔德性学资料库.彭晓辉译,阮芳赋审校,网址:http://www2./sexology/ECC6/html/infancy.html (2010-2-17)

[2] 见:胡萍,吴银涛. 中国大陆0~6岁儿童前自慰行为研究.[J].华人性研究(电子版),20092252~62

[3] 按照黑伯乐教授所讲“就婴儿和儿童来说,永远都应该审慎地使用‘性的(sexual)’这个词”的审慎观点,此处的orgasm并不翻译成“性高潮”或“高潮”。而是翻译成“极度兴奋”。详见网页:婴幼儿期的性行为发展。——作者注。

[4] 胡萍.吴银涛.中国大陆0~6岁儿童前自慰行为研究.[J].华人性研究,2009.22)(电子版):52~62;下载电子版网址:http://www./chs_index.htm2010-04-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