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派八卦掌与发力有关的两种行步训练方法(一)

 清源涵斋 2014-01-03


程派八卦掌与发力有关的两种行步训练方法(一)


程派八卦掌是以身法和步法的灵活见长的一种拳法,在练习时强调身上要“松”。因此在发力上常用的两种发力方法“整体发力”(明劲发力)和“丹田发力”(暗劲发力)都属于松紧发力,不过紧的地方不同,前者在触敌瞬间是全身一紧,特别是掌和胳膊要紧起来,后者是触敌瞬间丹田一紧,手上无论是塌掌、掖掌、撩掌都是掌根前凸,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寸劲发力、二分力发力等高级发力方法。发力的训练是由若个环节组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行步练习。行步练习不仅是训练步法的必要手段,也是内功练习和发力整劲训练的重要环节,下面就介绍一下程派八卦掌两种和发力训练关系密切的行步训练方法。这两种行步训练的共同点都是以力源带动全身走转,走转时都强调要放松,但又因为力源的不同而在走转的方法上有所不同。


第一种行步训练的方法是以根节(足)带动中节(躯干)进而带动梢节(手臂)走转,其拳理是依据张三丰提出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其练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八卦掌强调走转时要用趟泥步,因此首先要走出趟泥步的形来,要求走转时以前脚带动全身运动,前脚紧贴地面,如在水中行船破浪前行,脚面微绷,前脚落地时不要重心立即前移,落踏实后使用“跪腿”即胯向内裹拧膝盖似跪未跪意念直达涌泉穴,这样可以逐渐做到气贯脚底。重心前移的同时带动后脚提起,注意不要亮“蹄”,这就要求步伐不能太大,做到平起平落。


当“趟泥步”已经形成习惯后,进入第二阶段练习。第二阶段意念放在后脚,起步时后脚推动全身前行,前脚仍保持趟泥步。上半身保持放松,虚灵顶劲,坐胯拧身,行走如坐轿。用这种方法练习会逐渐形成所有运动皆从脚下开始,进而形成上下一体的整劲。


待整体的松沉劲练习的有一定的基础后逐渐进入第三阶段的练习。第三阶段的练习有三个要求:一是意念由足沿腿上行至腰再到肩再到手,好像脚底用力推着磨盘前行的意境,逐渐做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第二点要求走转的速度逐渐放慢,转的圈子越来越小,架子越来越低。后边两小点好理解,为什么要越转越慢呢?首先慢并不好练,因为八卦掌的走转不同于太极拳,太极拳虽然手上的动作是弧线,但脚底的步法却基本是直线,而八卦掌的行步练习却是步步都在转变方向,如果走的慢,相当于每一步都处于单脚独立,特别是圈子越转越小,这就要求有极好的平衡能力,因此快转容易慢转难,长期练下去对提高自己的下盘功夫有极大的好处。


其次慢下来会使身体更易于放松,松紧发力首先要松下来,松和紧反差越大越好。松是前提,孙禄堂先生指出:“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他还指出:“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只有慢练才能放松。


放慢行步的速度第三个原因是要将呼吸和步法结合起来,而要将呼吸加到行步中只有放慢速度才能使呼吸平稳,轻进缓出。呼吸方法是练习内功的重要手段,开始可以使用逆腹式呼吸,如果通过站桩能进入熟练掌握体呼吸的层次,则可以使用体呼吸练习行步。为什么要使用体呼吸?一是体呼吸是体现天人合一、与宇宙交换能量的较高级的呼吸方式之一,对提高内力很有好处,其次在有了松的前提下,整体发力在发力触敌瞬间全身要紧起来,怎么才能使全身瞬间紧起来呢?除了用意念和必要的蓄力发力练习之外,使用体呼吸使全身汗毛孔瞬间怒张从而达到瞬间紧起来,而紧起来后又能很快放松,避免岀尖和出现滞点。如按上述方法练习就会逐渐练出松沉劲,再经过一定的蓄力发力练习和特殊的呼吸训练,就能练出“冷、弹、脆、快、硬”的明劲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