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省“五个100工程”基本情况介绍

 超越梦想之上 2014-01-03
贵州省“五个100工程”基本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13-04-19 访问次数:2658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 字号:[ ]

  集中打造“五个100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是推动发展的大平台、政府工作的大擂台。其具体内容包括: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

  ——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共筛选111个产业园区纳入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着力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确保实现“五通一平”、努力实现“七通一平”。优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积极发展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本地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保障园区用工需求。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商务成本。通过组织新一轮项目观摩活动、开展园区规划中期评估等工作,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力争实现企业利润、社会就业、政府税收和环境保护多重效益。到2017年,100个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0亿元,建成4个千亿元级、20个以上百亿元级、40个以上50亿元级产业园区;培育发展5个以上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基地);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力争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重点打造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共筛选出113个创建点建设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113个园区创建工作。要求各地必须着力加大园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园区生产基地、培育园区经营主体,销售园区生产商品,园区效益能够初步显现。其中,30个省级重点园区配套设施要基本完善、生产功能基本完备、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全程追溯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示范效应得到体现。到2017年,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成为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重点打造100个特色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景区是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景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各类旅游景区。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旅游业发展情况,共筛选了100个旅游景区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要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为指引,努力把旅游业做特、做优、做强,把我省建设成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立足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眼于创新旅游业态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旅游景区品质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区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景区整体包装、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增强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17年,全省建成2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力争打造出一批遗产性项目;通过100个旅游景区示范带动,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4.48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4500亿元以上。

  ——重点打造100个特色示范小城镇。特色示范小城镇是指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和“六型”小城镇(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的特点,建设一批在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在卫生文明、科技、农业私营企业等某一方面具有特色的小城镇。2013年,省委、省政府将重点扶持100个示范小城镇,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提升优化100个示范小城镇总体规划,完成100个示范小城镇详细规划,实施70个市(州)级示范小城镇“8个1”工程(建设或完善1个路网、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启动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1个敬老院、建设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结合“六型”示范小城镇特点,打造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贸则贸、宜游则游的小城镇,到2015年,建成100个“六型”小城镇。通过示范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到2017年,每个县(市、区、特区)建成3至5个特色小城镇,全省新增小城镇人口120万人左右,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到2017年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重点打造100个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指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由三种或三种功能(如商业、办公、酒店、餐饮、展览、会议、文娱、体育、游憩、交通、物流、居住等)集合形成的,与城市有机协同、功能和业态高度集聚和互为价值链的建筑、建筑集合体或建筑街区。城市综合体的各功能和业态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城市综合体引申而来的城镇综合体,是运用城市综合体理念,在城镇和农村建设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宾馆等于一体的新型商业平台,是一种适合我省部分县城和小城镇及农村条件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模式,在定位、功能、建设规模、配套标准等方面更符合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目前,省委、省政府在各地上报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了129个项目纳入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实现了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县级全覆盖,要求各地按照体现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的要求,探索具有贵州风格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从商贸、居住、会展、旅游、文化等方面进行功能区分,实现城市综合体错位发展。并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建成100个城市综合体。通过城市综合体示范带动,全省城市综合体拉动城镇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直接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直接和间接拉动投资约10000亿元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