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鉴泉学生徐致一

 清源涵斋 2014-01-03

1962年6月17日下午3时于上海横浜桥精武体育

太极拳是柔性武术,所以有人称它为软拳、化拳、绵拳等许多不同的名称。按照武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刚拳发明在前,软拳发明在后。

刚是基础,然后入柔,方能刚柔相济;先刚后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有所转变。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人人能之。

牵动四两拨千斤,重点在于能牵动。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形容虽老犹健。

练刚就要用力,象举重等,因此我认为不可能从柔里练出来,也不可能摸呀摸的摸出来的。

阴阳虚实分清,只是太极拳的初步要求。然后以静观动,最后动中求静。

太极拳可以当气功练,但是气功却不可以当太极拳练。气功有躺着的,有坐着的,也有动着的,太极拳就是属于动的一种。

练拳形式在于次要,主要在意。当然开始时,形式也是重要的。

练时要节节能停留,节节能前进,这就是贯穿。

吴鉴泉老师在我学拳时,常常对我说:“开始时跟我样子练,往后要放开胆子,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练。”

要练练看看,看看练练。看看人家,也看看自己。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轻、慢、圆、匀是基础,要养成习惯。

轻遇到攻击,至少可以少吃点苦头。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形容轻灵。

练太极拳,刚不是没有用处,打人时,还是要用得着的,否则就不能打人。

抽丝劲要匀。

轻、慢、圆、匀是入柔的门径,以后盘架子要贯穿,象一串珠子一样。

贯穿就能连绵不断,稳定重心,解决身体各部分不听话的矛盾;贯穿就能和,和了才能感到舒服,用在养生,对身体有好处。

要连贯,要动中求静,要松。

以惊吓法打人,也是偶然能行的,你要是有备,再做就失效了。

重意不重形。

内外相合,也就是形意相合。主要是呼吸和动作的配合。

“用意”要和“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相结合。

“气沉丹田”是对那些外壮、胸部结实的人而言的。

“气宜鼓荡”是说不要挺胸硬压,要稳住,要上下鼓动。

呼吸初学不要搞,等轻、慢、圆、匀弄熟后再谈。

架子不是全部都能与呼吸结合的。

要自然,不要呆板。所谓“意气须换得灵”,没有千变万化,没有阴阳虚实,就是呆板。

最后要“动中求静”。

我没有拳经那样讲得好。“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些话只能在练习中慢慢体会。

松,不是随便一撩。要像拿起一件有分量的东西一样。

运动量要适合生理状况。象年老的,在练习时要步随身换。

吴氏太极拳是练内部的,外面不一定那么明显的看得出来。也要有点功夫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才能觉得有味道。

发劲时用逆呼吸。呼气时发劲,气沉丹田,小腹一鼓;吸气时丹田瘪进,胸腹间折迭皱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