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楼逃生降落伞、匀速缓降逃生绳

 梦泽赤子 2014-01-03

72岁老人发明“逃生降落伞” 平时可作普通雨伞

 
   “如果用我的'逃生降落伞’,在高层遇到火灾等危险,一两分钟内就能安全着地,而且成本仅仅三四十元,平常的时候还可以当普通雨伞用,肯定比“逃生空调”要实用实惠很多!”看过本报2月28日《高楼遇险乘空调逃生》报道后,沈阳72岁老人于永成表示自己已经设计出一个逃生降落伞,并以自己的特殊设计及低廉的成本向空调逃生的发明者叫板。

  家住小北关街云光小区的于永成老人今年72岁,退休前是一位土建工程师。退休后的他不甘寂寞,经常搞一些小发明创造。“说起发明这个'逃生降落伞’,还要感谢《辽沈晚报》。你们2月28日报道的《高楼遇险乘空调逃生》,我感觉成本极高,而且这种突发危险事件并不是时常发生,所以如果花很多钱来投资预防措施,百姓很可能无法接受。所以我就突发灵感,又结合飞机上逃生的降落伞,马上拿起笔开始着手自己设计 “逃生降落伞”。

  据他介绍:“降落伞”体积小,便于移动,而且反应迅速。伞面的材质要比普通的雨伞面坚固,整个伞打开直径在3米左右,而且在主伞的边缘处还有加固网防止伞面在下降的过程中向上翻。“降落伞”暗藏着5个伞面,因为下降是一个加速度,伞面则会根据楼层的高度和人的体重逐一打开来调节伞的层面以保证该逃生工具的安全性。伞柄部分十分坚固并装有一个安全带,此安全带还可以带着一个同伴逃离灾难现场,并保证人和伞在下降过程中不会分离,而且没有高度限制,“最重要的是成本很低,只要三四十元就可以,平时还可以当作普通雨伞。”

  在于老家,写字台上堆满了设计草图和设计说明,于老表示:“这个发明目前还没有得到实践。不知道老百姓会不会接受这种逃生方式,他还表示很想和有兴趣的厂家共同研制此逃生工具。” 虽然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身体恐怕吃不消,老伴和女儿都表示不太支持,但这并没有打消于老的发明念头。

  “很多火灾中,人不是被烧死的,而是慌不择路从高空跳下摔死的。而公共场所最需要这一装备,那里人多不好疏散,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尽快撤离现场,要是有了我这个'逃生降落伞’就会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老人胸有成足地说。

 
高中生设计出高楼逃生装置

前不久,第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揭晓。北京八十中王翰林同学凭借《无动力、自适应、恒速高楼逃生装置》获得金奖。

 “如果要在火灾时使用,肯定不能用电做动力源。”王翰林觉得,天然的重力是最好的动力。但是不能让人从高楼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什么力量可以平衡掉重力,使人从高处匀速下降?王翰林想到了摩擦力。那么如何制造摩擦力呢?

王翰林从“旋转”想到了“离心力”。“旋转的时候,只要有转速就有离心力,如果能把离心力转化成摩擦力,就能平衡掉重力。”聪明的王翰林很快想到了离心锤,他将离心锤做成水滴形,并在离心锤上装上定片和动片,固定在逃生装置的顶端。利用离心锤旋转时开合的角度,对动片施压,转速越快的时候,离心锤甩开的角度越大,对动片施加的压力越大。而离心锤的转速,是由登上逃生系统的人的重量决定的,人越重,转速越快,压力越大,相应可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能平衡掉的重力也就越多。这种设计巧妙地解决了这套装置最核心的问题:让逃生的人可以匀速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