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绣眼饲养的四大周期论】

 兰之道 2014-01-04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 "一年中绣眼从早春开始至夏天换毛前,从换毛后十月小阳春到立冬之前,这是绣眼的二个唱季。这二个时期,绣眼明显比较活跃,从时间上去区分,前者称大性期,后者称小性期(在江南地区)"。这帖子给我很大启发, 而我更认为, 小绣在一年四季当中, 除了这两个大小性期, 还有两个也很重要的时期, 一个是换毛的大调整期和进入冬季的一个大休养生息期。   
根据小绣全年的表现和状态, 个人觉得可以大至分为四个大周期 (地域有别时间或早或迟)
第一大周期, 是春季繁殖期到换毛前的一个大性期。(大约3月-7月)     
第二大周期, 是进入换毛的一个大调整期。 (大约7月-9月)
第三大周期, 是换毛结束后至入冬前一个小性期。(大约9月-12月)   
第四大周期, 是进入冬季的一个大休养生息期。(大约12月-明年3月)
第一大周期, 是春季繁殖期到换毛前的一个大性期(大约3月-7月)  
小绣通过鸣唱来达到宣泄它的情绪, 显示它的雄姿和霸权, 这一点尤其在春季繁殖大性期更为明显, 护理的重点是通过相对稳定的饲料, 添加适当上性的食.料, 遛鸟.单挂.拨性.环境气氛等人为因素, 让鸟上性大唱, 使用适当的调控手段促使小绣的状态达到一年之中最巅峰。
值得注意的是, 不要为了急于催促上性而把饲料做的过硬, 处在大性期中的小绣, 唱多.吃食少.粪便也少, 性大的小绣会拉的芝麻屎, 早上拌点湿料有益, 水果不能少, 天天水浴。很好的小绣也不可能大唱唱足几个月, 中间会有短暂休整期, 若过度过快消耗了能量, 很容易会有个比较长的调整期。要特别小心的是白天天敌的攻击, 晚上鼠患等的惊吓, 任何小小的意外都会影响上性期的鸣唱而转入调整期(当然任何阶段发生意外其影响也很大), 严重的更会造成落性, 这段期间如果护理得当, 张弛有度, 可以大唱到换毛前期, 个别性大的小绣在换毛期中也小唱不断。  
春天求偶是鸟类天性, 鸣唱是它们的重要手段, 当然是先得把鸟养好, 除了体质不好. 落性没膘. 还没服笼的新鸟, 大部分小绣在开春大性期中都能大唱, 但就象常说的, 唱不好是鸟的问题, 不唱是人的问题, 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这一点跟选才和食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对于落性的小绣, 要找出落性的原因加以调理, 护理得当, 不会永远落性。 在各个周期中小绣们的表现仍有许多共通点, 但会各自表现不一, 状态也有所不同, 这就是时常提到的鸟的底子问题, 在不同周期里, 雏鸟.桃花.荷花.秋子也各有各特色, 很难说谁好谁不好, 同时养功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优秀的小绣的鸣唱期长休养期短, 好养功能为小绣锦上添花, 其中更包括要正确掌握主料.四季添加的辅料.饲养手法等等, 三分鸟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大周期, 是进入换毛的一个大调整期(大约7月-9月)  
在整整长达三个月的换毛期间, 小绣从大性期调整下来, 落性换毛, 从掉小毛到大羽, 脱胎换骨, 旧貌换新颜。 换毛期的管理, 有认为亮笼好有主张闷笼的, 饲料有主张稳定不变添加水果活虫, 也有认为应该先淡后荤等等, 手法多样管理各异。
我是采用前亮笼后半封笼, 饲料不变坚持喂湿料, 不加大荤料, 管理和饲料始终保持平稳不变的做法。 因换毛期是一个较特殊时期, 这里先略过日后有机会再作探讨。
第三大周期, 是换毛结束后至入冬前一个小性期。(大约9月-12月)
这个阶段的小绣, 由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换毛期, 体能消耗过大, 随着一段时间的调整逐步恢复状态, 新羽毛也上油泛亮, 又再开始小唱.花唱.甚至大唱。这期间可以让小绣多接触外界, 早上挂出去(遛鸟), 中午让小绣洗浴,理毛, 歇息, 也是张弛有度不可期望太高。 因为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常说的春养性, 秋养膘, 这时候的小绣食量会加大, 粪便会增多, 应减小水果的供给, 以饲料为主才能上膘的更好更快, 很多人会认为增膘要加大高蛋白的比例, 其实软硬适中长年趋于稳定的饲料, 更容易被小绣吸收消化。 在这个小性期里, 个人体会是稍为有性鸣唱即可, 不一定非要大唱才达到目的, 毕竟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保持较好状态就够了, 够膘的鸟在冬季里才能保持较好状态而不会太落性, 在这个阶段里上膘比上性更为重要。
第四大周期, 是进入冬季的一个大休养生息期。(大约12月-明年3月)  
现在已进入冬季, 小绣们已进入全年中最大的一个休养生息期。 在冬季里护理适当小绣不应太落性, 休而不落, 小唱不断。休养期的小绣与落性的小绣区别是, 前者休而不落(小唱时间长.精神好), 后者落而无性(水便.松毛.掉眼圈)。冬季里的小绣几乎是全年最能吃的时候, 通过食.料补充体能抗寒御冷, 食.水要及时添加, 少浴避风。   
许多玩家高手在冬季注重于调理而不赞成让小绣上性鸣唱。 想让小绣在冬季里大唱不难, 尤其是在南方的暖冬, 通过人为的拨性.遛鸟.环境.食料等的调控, 也能让小绣在冬季里大唱。 但当小绣迎着冬日放声大唱时, 不要高兴的太早, 因为下来的护理更为重要, 要把这只反季节上性的小绣调理好, 比顺季节上性的小绣更难伺候, 一旦落性到了明年开春的大性期反倒唱不起来。   
广州地区冬季的1月份, 是全年最冷的最低温度5度左右, 休而不落的小绣到这时候也不会很活跃(小唱时间短)。 而在入冬后还能大唱的小绣, 在这个全年最冷的月份里, 表现却不如那些休养中的小绣好,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两年来都出现倒春寒的小绣, 其特点都是在入冬时曾经大唱, 1月份倒毛, 估计会不会是因大唱消耗了能量? 有一只更为严重, 3月份就开始换毛, 下来全年的唱也达不到以往的最佳状态。而其它的小绣却能在2月份之后逐步转趋活跃开口大唱, 一直唱到换毛才陆续停唱。 所以今年的冬季, 我将会重点关注上性的小绣, 也想控制不让它上大性, 保持小性足尔, 这一点以后有新的体会再跟大家交流。
在冬季的好天气里, 我的小绣是早.晚挂室内, 中午都挂阳台上去晒一会太阳洗个澡感受一下外界的气息, 也能看到很多过往的野绣和在附近安居的野鸟, 觉得让小绣在冬季里保持较好的状态, 到了来年开春容易上性。在冬季里由于各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日照.气温都有所不同, 有在暖气房过冬, 有在室内或室外过冬, 情况各异, 理解和做法也就有所不同了, 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了。
总的说来, 在一年四季中小绣对温度.环境.饲料异常敏感, 天气稍变和饲料添加或减小都可看出有不同的变化, 这就成为一把双刃剑, 环境温度加食料可以使小绣落性, 同样通过环境温度.食料也可以使小绣上性, 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小绣是大自然的生物, 总有其自身生存的规律, 什么季节该有怎样的表现,也要顺其自然, 养小绣的关键在于掌握到要领就容易多了始终还是对小绣情有独钟, 除了喜欢它漂亮的外表, 也因为它的饲养也较难掌握, 往往会出其不意, 去年的平淡无奇今年可能让你刮目相看, 但说不准一个疏忽功亏一篑。就好象一本深邃神奇的书, 让人看着似懂非懂, 但更具吸引力更具挑战性更多姿多彩。所以说, 要养什么鸟都不可不养绣眼, 绣眼养好了, 再养其它的鸟我看来就相对简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