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_题型44_探究欧姆定律
2014-01-04 | 阅:  转:  |  分享 
  
题型44探究欧姆定律

母题探究

典例201

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其中R1是定值电阻.



设问:

(1)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导体的__不变,改变导体的,观察的变化.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____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保持电阻的不变,选用的定值电阻,观察的变化.

(5)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6)实验的实物图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图中实验器材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



(7)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8)当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三次改变滑片位置,测得三组电压和电流值(见表),发现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可得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初步结论:当电阻一定时,

┏━━━━━━┳━━━━┳━━━━┳━━━━┓

┃实验序号┃l┃2┃3┃

┣━━━━━━╋━━━━╋━━━━╋━━━━┫

┃电压/V┃2.0┃2.4┃2.8┃

┣━━━━━━╋━━━━╋━━━━╋━━━━┫

┃电流/A┃O.40┃0.48┃0.56┃

┗━━━━━━┻━━━━┻━━━━┻━━━━┛

(9)当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明将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人了下边表格中,然后将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移动(选填“A"或“B”),直到为止.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数值填人下表.



(10)小明根据(9)中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

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解析:

(1)由于电流可能受电压、电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导体中电流的变化.(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而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选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5)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路和调节电压、电流.(6)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时要“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为了使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也就是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变短,应将电阻线圈左边的接线柱A接入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由于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应选O~3V量程.(7)由题意,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两极相连通,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

断路,进一步分析可确定,定值电阻处断路.(8)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定值电阻R1为研究对象,调节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计算可知,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均为5V/A,所以可判断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9)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将5Q的电阻更换为10Q的电阻,电路中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减小,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l=U电源一U2增大;所以

更换较大的电阻后应移动滑片,移动的方向决定于滑动变阻器所选的下面的接线柱,应该让滑片远离所选的下面的接线柱,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以减小电流,从而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其两端的电压保持2V不变.由图可知电流表选择O~0.6A量程,其示数为0.2A.(10)为归纳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得到的结论是以这一条件为前提的.

【答案】(1)控制变量法(2)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3)调节滑动变阻器(4)两端的电压阻值不同电流(5)保护电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6)如图所示.





(7)定值电阻处出现断路(8)相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9)B电压表的示数为2V0.2

(10)实验次数太少(没有进行多次实验)结论缺少“电压一定”的前提

题型攻略



举一反三

典例204

某同学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得到通过a、b两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C.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

D.两电阻阻值的大小关系是Ra>Rb

解析:

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A错;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

过的电流小,B错;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C错;由图像知Ra>Rb,选D.

【答案】D

典例20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1.5V,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乙中分别画出

两电表指针的位置.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不变.

【答案】(1)①电压②电阻(2)0~0.60~3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3)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压表示数)

典例206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3V恒定).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电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如下数据:



a.该定值电阻的阻R=Ω.



b.根据上述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I一U的关系图像.

c.从实验可以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比.

d.第3次测量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Ω.

【答案】(1)如图所示.



(2)断开右

(3)a.5

b.如图所示.



c.正d.2.5

典例207

小明、小华和小芳三个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A、B两个导体实验.为了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用了不同办法:小明、小华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小芳则增加了电池串联的个数.三位同学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1、表2和表3中.



(1)在连接电路时,他们就操作要求达成了共同认识,你认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是为了,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是为了.

(2)三位同学在实验时都采用了法;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实验中,是通过调节来改变导体A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7、8、9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

(4)分析小华的实验数据,发现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与小明、小芳的不同,你认为小华实验时发生的问题是

解析:

(1)在连接电路时,电路中的电表或其他元件会有连接错误的情况发生,若电路中开关是闭合的,就可能会导致电表或其他元件损坏,所以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2)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实验对象是同一个导体,电阻保持不变,这样的实验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从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4)对比小明同学与小华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小华同学在记录实验数据时粗心大意,把表中电流值的顺序与电压值对应的顺序填反了.

【答案】(1)保护电路保护电路(2)控制变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4)在填表时,电流值(或电压值)在表中的顺序填反了

























1









献花(0)
+1
(本文系多活一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