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青云随笔:又见萧宽

 娜视花开 2014-01-04

又见萧宽

——这个冬天不觉寒冷

 

杨青云

 

感谢老乡吕相如的邀请,我又一次见到了萧宽,与中央台的媒体一起在这个难忘的2013年冬天与萧宽面对面谈了好多话题。

宋庄多日不见,还是原来的宋庄。

窗外已觉春光初显,室内便是笑声朗朗,艺术的心灵在这里沟通,艺术思辩的空间在这里畅谈了“北国风光画院”的话题。萧宽自然从我离开宋庄的话题问起:“青云现在哪里发财?”

我回答:“谈不上发财,现在搞范曾研究,已经写出《范曾论之七》。”

“你搞范曾研究,必然起点高了,也决定你的学术成就会出现一种大的提升。”

我与萧宽谈范曾,延伸了好多话题。他说:范曾不但是当下走红的著名书画家,他还是国学大师、思想家、哲学家、慈善家、诗人。范曾虽然争议不少,但他却在2013年春拍中成为唯一成交额上涨的当代画家,成交总额为2.26亿元。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文化现象。

萧宽老师得知我现在为一个媒体写专栏评论范曾。他说:我建议你还可以梳理一下宋庄的文化现象。可是,毕竟我在北京宋庄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我突然意识到或是萧宽提示我写写宋庄的时候,这个冬天真的不觉寒冷。

我知道在宋庄的世界,永远不会有我臆想的一意孤行,单方面执拗的过分执著,我幻想的剑走偏锋,特立独行等等这些在过去的宋庄仿佛永远是个神话,.当这个挑起“宋庄神话”的百变鬼才,挑起一个个与之宋庄有关的苦辣酸咸,更多的是萧宽对宋庄的影响有了一个“套住太阳”的惊天举动,他在宋庄“套住”的不仅仅是一颗“太阳”,也套住了一个为“太阳生”也可为“太阳死”的评论写手,至到他刚刚又写出《范曾论之七——范曾何以“坐四望五?”》,在《中安在线网》首发之后,一下子纷纷又被新华网、搜狐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中国日报、人民艺术家、吉林新闻网、新华网广东频道、川北在线、东方网、东北新闻网、华夏收藏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正如萧宽说:你写范曾名人,肯定也会提升你的名气。

说起来我第三次进北京发展,都是缘于萧宽老师对我的关爱,一直支持我搞美术评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他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关照着我,培养着我。记得我第三次闯北京,在萧宽画室,我们第一次谈话整整谈了一个通宵,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多,萧宽说:“我给你画一个头像吧,可以以这个作你的名片。”

我学绘画,也是萧宽逼出来的,造就了我也算是萧宽的第子之一。并且第一次就有收藏家以2000元一幅,买走了我四平尺的荷花国画。

有一次,我家中老妈有病,让我马上回家,我便给萧老师说出了我回家的事由,他说:“你马上来我画室吧。”给我画了不少作品,还给我钱安慰说:“给你搞这些作品,你回家找人办事可以送礼,也不错。”

其实,萧老师让我把他作品“送礼”备用,但我深深明白:送再大的人情礼,我真的舍不得用萧宽墨宝送出去,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一直都还在我老家原物不动珍藏着……

今年,从我离开宋庄到现在,几乎没时间来看萧老师。我在北京湖广会馆策划的“北京陈香梅研究会”在最忙时段,一周搞两次活动,并且每次活动都是我亲自亲为,自始至终搞到结束,包括发的新闻通稿,也是我用化名“诗豪天”发表。值得我庆幸的是我们第一次在北京湖广会馆搞陈香梅陈纳德邮票的发行新闻,就刊载《中国青年报》要闻版二版头条,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广播网、中国日报与台湾的主流媒体都作了报道。

我现在能搞出一些成绩,都与萧老师的提携关爱分不开。这次又见萧老师,他马上给我挥书了《范曾研究》《娜视花开》与《南阳卧龙》,在此写这篇小文,我对萧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

 

 

于2013年12月4日北京大中国书画院天羊居

 

作者杨青云:笔名三道快枪。河南南阳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批评家协会理事。著有《感动中国史光柱》《二月河评传》《周大新论》《范曾论》《和平天使陈香梅》《萧宽套住太阳》《深圳天堂的凹陷才是底层的底》《杨青云书法与绘画论稿》《樱花结》长篇小说等。作者现为北京大中国书画院院长、北京陈香梅研究会筹委会执行秘书长。《范曾研究创刊号》执行主编。世界华商杂志副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