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大年:在柴达木找石油

 欧阳尚图书馆 2014-01-05

    在柴达木找石油

                                      赵大年


 

一晃37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柴达木盆地找石油和天然气,亲眼看到在不毛之地戈壁滩上建设起石油城,心中感到无限欣慰!回忆我青少年时代在天津上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过着安定的习惯了的生活。真没有想到会在青海高原搞地质勘探工作呆了这么长的时间,长期过着骑骆驼、住帐篷、经常搬家那种不稳定的生活。不过,想起我是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大西北的,内心觉得有一种荣誉和自豪感。
    我是1953年 2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系,是这个学院的第一期毕业生。许多同学也和我一样走上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石油勘探岗位,虽然这么多年有的同学再未见过面,但是他(她)们在校时青年的模样却仍在眼前,找不出苍老的迹象。时间一下子就是几十年过去了。
    我最初是分配到西北石油地质局陕北地质大队,一开头就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仰望宝塔山上的宝塔,俯视淌流着的延河水,想起革命胜利时流传着的“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等歌曲,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生气勃勃的新世界。对于切割成为大块状的黄土高坡和高坡上的土窑洞也觉得格外的新鲜,充满了诗情画意。那年我们在西杏子川打了几口浅井,还见到了油气显示,当时的采油技术还不能开采这种低渗透的致密油层。
    随后,我到过宁夏的吴忠,甘肃的酒泉盆地。从此,我就落脚在大西北了。1956年我调到当时人们认为只有男子汉才能进入的柴达木盆地。那时候从西宁进盆地去茫崖,汽车整整要走一个星期,一路上我虽然没有见到传说的一寸长的蚊子,可是虻虫满空飞舞,到处可见,盯在肉上就是一个血泡。南面的昆仑山上的冰峰显得那样庄严肃穆,傍晚我们住在格尔木时,连一顶蒙古包都看不见,晚上只能睡在汽车底下,呼吸着凉凉的夜气。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连绵不断的沼泽,使我感到一阵凄凉,我不由得想到天津的家,我的父母、兄弟,我觉得离开他们太远了!

为了找石油,就得先找水。在风沙弥漫的柴达木需要找到丰富的淡水,不仅为当前勘探队员们用,以后开发油田、建设石油城则需要更多的淡水。调查结果证明,这个盆地的地下水是很丰富的。而在那个时候,我们学习苏联的地质工作法,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填绘水文地质图,一天要跑几十公里,差不多两三天就得搬一次家,用骆驼将帐篷、行李、锅灶驮上,指定一个方向,从戈壁滩搬到盐碱地,又从盐碱地搬到风蚀土丘陵……。那时候没有卫星照片,对现成的航空照片也不去利用,就硬是要用笨的、老实的、探险的办法去完成这项工作。每晚回来老远见到几个小白点—帐篷,那便是盼到了家,一天的疲劳便丢在脑后。差不多每天都吃着有砂粒的面片汤,这样的面片汤就算是可口的晚餐啦!在我们工作的地区有着很奇特的自然景观。昆仑山前有一条平行大山的带状沼泽地,沼泽地的附近有许多泉眼,有的泉水像一个大漏斗,周围长满了水草、蒲篷,泉水清澈明亮,水中还游着小虾和小鱼,附近生长着红柳、野枸杞、白刺、麻黄、锁阳、野麻之类的各种植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草原。再往前走到了盐壳地就完全不同了,一片黑灰色,盐被风吹得象斜插着的一望无际的刺刀群,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刀山之中!

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58年 7月我在 111水文地质队工作,地区在埃姆尼克山前,霍布逊湖以西的大片盐壳地。有一天,队长派“尕斯63”车司机杨德山去单独执行任务,让他驾车越过盐壳地上敦格公路拉水,可是几天都未见音信,只得派人去找,结果在一片盐壳地上发现了停着的汽车,车门开着,盛水的小口桶也放在车旁,司机不见了。随后地质处立即组织大批人员用每隔10米1个人的人海蓖梳办法去找人,在纵横百十公里内找了几天也未见踪影,人是失踪了!这件事隔了多年到“文革”时代还有人怀疑他投敌叛国了。其实司机是一个陕西的诚朴农民,可笑的是在那片寸草不生的盐壳地带还能生存有什么“敌”?所幸的是他的儿子从老家来到柴达木,子承父业,继续为石油事业做贡献。

 1958年我们正好野外收工回到大柴旦,“大跃进”到来了,为的是加快建设步伐,超英赶美,我当时也确实相信这一点。要进行苦战,除了正常上班外,晚上一定要熬到午夜两三点钟,甚至通宵,所进行的活动大体有三:一是写作,千篇文章万篇诗,每个人写多少是有定数的;二是大炼钢铁,小土炉平地而起,到处找钢铁;尤其到了夜里炉火通明,星罗棋布,热气腾腾;三是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主要内容是超声波化,把紫铜管锯成一节一节的,上面焊个刀片,用锅炉的蒸气去刺,尖声刺耳欲聋。
    这些活动连续搞了好多日子,弄得人们疲惫不堪。回想起来甚是可笑!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了,没有取得想象的成果。事隔多年,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很高的,群众是一呼百应的,可惜方法不当,最主要的是浪费了大量时间!留下的一种习惯,柴达木人到现在都很少在晚上12点以前睡觉,算是对当时苦战的一种回忆吧!

不管怎样说,科技上的成果还是显著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不到三年时间,就基本搞清了全盆地主要地区的地下水含水情况,定性地进行了水文地质分带,将盆地内部划分为11个水文地质区,分区进行评价,估算了各区的地下水储量,为以后找水工作指明了方向.结论是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地下水储量很丰富的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的利用必将在今后工农业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让人感兴趣的是三座名山环抱盆地,北有祁连山,西北有阿尔金山,南面为具有神话色彩的昆仑山矗立。无数的雪峰,晶亮明洁,超群绝世,见到它们可以使你的精神为之净化,不能不说大自然是如此之伟大!

1959年我在油砂山往西约200多公里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向西延伸的格斯走廊工作。这里渺无人烟,平地的海拔是4700米,一上山就是5000米以上,有一条格斯河在两山之间穿流而过,清澈见底,地面长着一种灰色的绒毛小草,没有别的可烧,只能拿它当燃料,可是这种草用风匣拼命地吹,也不好好地燃烧,只是冒烟。这里大概在摄氏70多度水就开了,每天只能吃着半生不熟的东西。可是勘探队员们个个都是情绪高涨,要一睹两座大山相会的丰采。翻过阿尔金山便是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据说很早以前,南疆的居民骑着毛驴翻山过来到格斯河淘金。我也确实见过那种年代已久,经过风吹日晒破旧的淘金水斗和对岸昆仑山前在阶地上挖掘的矮小的硬石窑洞,我想象着当年为淘金而来的人们艰苦的生活景象!可是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淘金,而是为了寻找黑色的金子——石油。
    我们在地层中找到了树叶和昆虫化石,证明这里在上千万年前可能是水草丰茂,风景秀丽的世外桃园。盆地虽小,说不定会有石油。在格斯山上蕴藏着储量丰富的巨厚的沥青质煤层,只是因为海拔太高,交通不便,暂时无法开采利用。
    我们探险式的调查很快被冷湖石油会战的鼓声振动了。想看两座大山相会的梦未圆,一声令下便整装东行,很快投入火热的冷湖会战的行列。在格斯走廊的时间不长,可是记忆很深,它体现了在党的培养下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地质尖兵在任何困苦的环境中,勇往直前,一无所惧的时代精神!冷湖这个地方本来无名,因靠近安南坝山前有一个水质清凉的小湖,地质工作者们便把它定名为冷湖,现在地图上才有了冷湖镇。冷湖构造带在戈壁滩和盐沼地中形成一个南北走向长条状的低山,几乎看不到绿色,当然也是渺无人烟。因为有了石油,在1956年到1959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从北往南就建起了老基地、四号和五号三座石油城,虽然没有城廓,但可以肯定比河西走廊古代城池要大得多,夜晚相望,灯火通明,如果从高空瞰视,就是三颗明星。冷湖这个名字象征着柴达木石油工业发展的开始.冷湖和冷湖油田可以说是同义语,国外报刊也把冷湖描绘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大油田;冷湖油田在五六十年代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事业贡献了青春。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还生产着石油。

我在冷湖搞了几年油田水文地质研究。我们亲自动手背着一大背包的取样瓶,跑遍了整个油田去取油、气、水样品。在烈日下,油香四溢,熏人欲醉,这时早已想不起大城市那种暄闹的生活,但可以联想到这里的石油却是城乡都不可缺少的。
    对油田水的研究,颇有成效。研究结果打破了苏联油田水文地质学家苏林断定的只有深层水才有氯化钙型水的结论。我们在地表水中也发现有氯化钙型水,只不过是变质程度不如深层水而已。冷湖的深层水在1000多米深的井段内,可以看出深部水的矿化度要低,而变质程度要高,原油比重是油田边部的重,而往油田顶部变轻:天然气中的重烃含量是油田顶部的少,而往油田边部增多。这种规律显示冷湖油田的形成是来自更深部位的次生油藏。冷湖油田开发了36年,产量不断递减,而深部还应当有原生油藏的概念并未动摇,有朝一日,在冷湖更深的地层中是会找到油田的,让冷湖油田恢复青春!我对于冷湖是很有感情的,觉得它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是冷湖第一代居民,我的孩子也在这里成长。
    冷湖是我们自己用双手创立起来的地方,冷湖虽小而光辉永在!
    我在冷潮一直住到现在,这里最大的优点是夏天不热,决不会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汗流夹背,太阳晒的时候,要出汗也被蒸发完了;再者就是这里很清静,没有城市那种喧嚣的声音。在戈壁滩上用地下水种了几畦杨树,远远看去像几块绿色的宝石,在杨树丛中曾种过豌豆和青稞,长势很旺,产量很高,就是缺水,如果有大量的水,这里会成为花。我有时休假回到京津一带,已经有点不适应大城市高楼栉比、熙熙攘攘的生活了。在生活困难时期到大城市去,只是想带回一些吃的东西,甚至连香肠、罐头、香烟都得带回点来;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也不需要这样做了。然而年岁大了,到了退休的时候,有思乡情绪,还是想让生活热闹些,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是无法回天津市定居了。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我一样,老时无法归故乡。
    从1966年到 1970年我做了许多与地质综合研究有关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地层的对比。地层对比是综合研究中的最基础工作,柴达木盆地的第三纪地层在6千万年的地质历史中沉积了数千米的巨厚地层,岩石性质有粗有细;颜色有灰、有红、有绿;有的还保存着许多化石。把不同地区的各种岩石。有科学依据地划分对比出来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我们背着取样包,手里拿着地质锤和地质罗盘,找化石,观察地层,从东到西,从南往北,经过数年时间,才算把大段的地层区间搞清楚,从而打破了苏联专家断定的红层对红层,绿层对绿层的对比模式。这是因为在陆相沉积的环境变化很快,同一沉积时间内此地为受氧化的红层,而彼地则为水下沉积还原环境的灰层或绿层。这就预示着某个时期如果有比较深的湖水沉积,就有生物繁殖,就有生成石油的环境。我们不是单纯为了对比地层,而是为了弄清沉积的历史环境,为盆地找油提供依据。

 我在这段地质工作中,为了查清英雄岭地区的构造形态和沉积环境,曾穿越了切割英雄岭的一条深沟—大湾沟。英雄岭是盆地西部构造群中的一座中高山,海拔高达3600多米,是现代剧烈隆起的一种地貌,被切割的深沟仅有1米多宽,沟内三五步就是一个弯,两边都是悬崖陡壁,直上直下的,相对高差三四百米,仰头望去蓝天只是一线,在20多公里长的沟里,全部如此。这里真是飞鸟难渡!沟壁流过的水线比人还高出几米,真可以算得上是全国“一线天”之最!在大湾沟的调查,我们日以继夜地整整奋战了36个多小时,才证明英雄岭是一个大向斜。这里在古代就是一个深水湖泊,也是盆地西部主要的生油地区之一。

这里的水陆变迁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到了1971年我已经是不惑之年,在研究工作中也比较深思熟虑了。当时冷湖的原油生产不断下降,我认为应适时地把勘探重点转移到盆地西部。我在研究西部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时,以钻井、电测和岩芯等资料的分析对比,发现这两个构造在地下潜着断距近2000米的推复性逆掩断层,进而判断这两个构造在深部和浅部的形状不一致,加上我多年的野外调查经验。将盆地西部构造分为四种大类型,即:古高今低、古低今高、古高今高和古低今低。其中古低今高多形成次生油藏,如冷湖、花土沟等油田,而古高今低则可能存在着原生油藏,这种类型应当在今后勘探中特别予以重视。当时即指出在跃进一号、狮子沟和油砂山构造带的深层,应对深部构造加强研究,补充地震等资料予以钻探。这个结论在以后的勘探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发现尕斯库勒油田(即跃进一号)和狮子沟的深部油藏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些研究成果都记在我红色的小笔记本上,我也曾在研究所当众发表过,但是没有写成论文发表。为什么?就是担心走所谓的“白专道路”。当时的气氛是学外语、写论文都不是红专道路上应做的事,最好是土生、土长的土专家,不显眼才是本份,但这些毕竟是历史上的一个插曲;做为个人来说无条件地为国家找石油是应尽的责任。我虽然在多年工作中写了不少的技术报告,但均为内刊,未曾发表,直到1990年我才正式在《中国石油地质志》上发表了《柴达木盆地水文地质》一文。
    我在从事科研工作中,总觉得没有什么捷径可循,主要的是认真积累资料,掌握大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分析研究。习惯于把调查或搜集的资料及时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查询。说话讲问题不单凭记忆,而是依据于实际的数据。这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比我年轻的同行也觉得是一种好方法。搞地质勘探工作的一定要多掌握资料,实事求是地解决地质问题,才能有所发现.现在尕斯库勒油田已是青海油田生产的主力支柱油田,产量早已超过了玉门,原油上了年产百万吨的台阶。在花土沟地区建设起来的石油城比冷湖大得多,这使我这个老石油勘探工作者感到格外的高兴。
    在油气勘探中能够见到井喷是很难得的。看着火焰冲天,气浪滚滚,不由人感到惊奇、高兴、害怕、担心和无可奈何! 1976年夏季,我正在盆地东部涩北构造的钻探现场工作,一个夜晚,可能是零点刚过,一声巨响,急忙钻出帐篷一看,在不远处的涩深一井井场上,冒着熊熊烈火,映红了夜空,火焰高达二三百米,直上云霄,据说远在百公里以外的格尔木市都见到了火光! 涩北是一个气田,这是一口探井在钻探过程中,气柱突然窜到井口,引起了大火,经过抢救,几天以后才将火压住。大火证明涩北是一个天然气储量很丰富的气田,它形成的时间很晚,在有人类历史以后它才生成,这和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古代形成的油气田有所不同,柴达木的沧桑变化是惊人的另一次油井大火发生在1985年6月20日,在南翼山,那是一个凝析气田.当发生强烈井喷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天然气浪,也是直上霄汉,同时洒下象茶水颜色的轻质油,在井架旁边流成两条小河。我用断面法估算了产量,日产可以有724方的高产。油气喷了一天多后,喷势不减。22日那天,天气炎热,没有一丝风,井场上的人都站在较远的地方等待拿出措施来救这口,到下午4时许,又是一声巨响,真象原子弹的磨菇云,流动着黑色的浓烟和鲜红的火团,拔地而起,冲向太空。我们的脸都感到灼热难忍。站在那里束手无策。经过一年零两个半月后才靠打定向井的技术将大火扑灭,从此又发现了南翼山中深部的凝析油气藏。
    火,象征着光明,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柴达木盆地亲自见到了。
    这里的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共发现了16个油田和6个气田。我生活在这个干旱的盆地里,也像火一样炽热地度过了37个春秋!时间过得真快,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龄。而我相信。这里的找油工作会继续下去,柴达木的石油工业,在今后改革开放浪潮中会更加红火地发展起来!

 

                                                   1992年 8月于冷湖

 

作者系原青海石油局高级地质工程师,本文选自《青海文史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