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华过后是归隐

 文山书院 2014-01-05
繁华过后是归隐
■常德晚报记者 唐志勇/文 龚建辉/图

  黔阳古城,依江而立。

  这是个安闲的日子,安静的阳光落在我们的身上。严谨整齐的丁字巷,封火墙间隔的窨子屋里,人们从容淡定地活着;最具地方特色的吊脚门楼,不高,不大,做这座古城的门楼再适当不过了;青苔侵石的古吊井畔,历经战乱的红砂城墙砖缝里,滋生着点点片片嫩绿,像是细细碎碎的低笑;清雅幽邃的石板街旁,古晒楼、宗祠寺庙、会馆戏楼和写下“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们,一律静穆着,是在回想曾经的繁华?还是在等待与游人那份千年的邂逅?

  这样一个古城,浓缩了古代移民建筑文化的精华,是黔阳人的精神风向标。人们那份从容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着我们,这里的居民朴实、简单地活着,这生活虽说平淡,但“简单并快乐着”的韵味却十足——他们才是古镇最好的诠释!

  历史已经斑驳,古老的民风永传。古城的气质,就在于其千百年来荣辱不惊、与世无争、闲云野鹤的淡定。漫步于这座古城,置身于旧宅古巷间,隐逸感油然而生,无论居者访客,都沉浸在安逸脱俗、自适其适的境界之中。

  相关链接:黔阳古城自西汉设立县治以来,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作为州府所在地有1000余年,历代都是古代中央政府弹压西南少数民族的军事要塞、向侗苗瑶等少数民族地区扩张的前进据点,军事功能是此城的首要功能,城内为战备而挖的90余口吊井就是明证,为军事目的整体规划一次性建成,其建筑价值远非缺乏规划、随便建筑的城市可比。作为州府县治所在地,黔阳古城是当时湘黔边几十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宗教、生活、娱乐等功能和设施十分完备,是研究和体验中国古代社会、城市和生活的活标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