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分清寒热吃错药会加重病情

 lq林祖祥 2014-01-05

  记者近日从沈城各家医院的门诊了解到,入夏后,风热感冒的患者有所增多。感冒是一种常见病,然而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难说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治疗上有啥区别。

  中华中医药儿科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教授郭振武介绍,感冒就是西医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西医认为感冒90%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

  那么中医为什么又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不同说法呢?郭振武解释说,这主要是中医与西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理论体系不同。中医讲的是辩证论治,同一种疾病因人、因时、因地、因症候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多是以症审因,或以因定症。如人们感冒出现打喷嚏,流清鼻涕,虽有轻微的发热,但身上觉得一阵阵发冷,中医认为属于风寒感冒,按风寒感冒来治疗;同样如果病人表现的是高热,没有发冷的感觉,或同时流黄鼻涕,咳嗽有痰,或有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的症状,中医就认为属于风热感冒,或认为风寒入里化热,要按风热感冒来治疗。

  中医对这两种感冒的治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如果不能对症用药,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记者 李文慧

  风寒感冒发热轻,自觉全身发冷,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病因是感受风寒之邪。治疗主要以疏风散寒,辛温解表为原则。常选用麻黄、荆芥、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中成药可选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

       风热感冒以发热为主,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或有大便干燥,小便发黄,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病因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治疗主要以疏风清热,辛凉解表为原则,适当加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等药物。常用中草药:桑叶、金银花、菊花、连翘,薄荷、桔梗、荆芥甘草等。如果发热明显的,可以加石膏、知母;嗓子红肿疼痛较重的加玄参、牛蒡子;咳嗽重的加黄芩、川贝、杏仁;大便干燥的加玄参、生地、酒大黄。常用中成药:以发热为主的用银翘散或羚翘解毒丸,兼有咳嗽的用桑菊饮和牛黄上清散,嗓子疼、大便干燥的用牛黄解毒丸或牛黄解毒片。症状 病因 治疗原则 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