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知识小结

 趁我年少时 2014-01-06

心理学知识小结

1.  心理学是一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  第一部关于心理的作品;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3.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4.  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5.  在心理学里,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6.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7.  个性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类。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8.  动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和外在条件——诱因。

9.  心理学的任务?

(1)            描述心理事实(2)解释心理规律(3)预测和控制

10.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和调查法等。

11.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间学科,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

12.人脑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地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2)心理反应带有个人的主观特性(3)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4.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部分。、

15.顶叶是感知觉中枢;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和躯体感觉有关,额叶控制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其中额叶是进化过程中新发展起来的部位。

16.无条件发射是与生俱有的反射,是人与动物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的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17.条件反射又叫获得反射或个体反射。根据事物信号进行应答的行为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习得的。

18.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信号系统。

19.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0.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成长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逐渐积累的过程。

21.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顺序性(3)不平衡性(4)发展的差异性

22.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3.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24.注意的本质: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本身不是独立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25.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整合功能。

26.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2)无关动作的停止(3)出现生理性变化

27.无意注意的概念: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一直努力的注意。

28.刺激物的对比关系能够引起无意注意。

29.有意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30.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定时间内一是能够清楚的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的注意品质。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从本质上说,注意的也就是知觉的范围。

31.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保持啊的时间长短的注意品质。

32.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注意的起伏总是要发生的.

33.注意的分配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品质.

34.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品质.

35.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a.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减少不良刺激的干扰

b.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富有吸引力

c.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a.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b.激发学习动机

c.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d.培养间接兴趣

e.通过训练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3)充分利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3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3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38.感觉的心理学意义: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一切较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其他心理现象都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39.知觉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

40.错觉:对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

41.感受性: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就称作感受性。

42.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43.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上述二者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示为E=I/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44.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成反比)

韦伯定律   K=  I/I (I代表原刺激量,代表此时的差别阈限,K代表常数)

45.了解感觉性与实践经验、感觉适应、感觉对比P88.P89

46.连觉:一种器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连觉”现象。

47.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能依据以往的经验组成一个整体。(2)知觉的选择性『重点:记住92页图』(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的经验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5)知觉定势『重点:93页图』

4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

49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培养观察力的方法(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从具体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3)调动多种感官,训练观察力(4)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成果。

50.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51.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52识记:(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指识记材料本身内在的意义联系,或虽有意义但学者不理解,仅依靠机械重复的方法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识记材料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识记。

53.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54.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55.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保持和回忆的干扰。

5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注意艾宾浩斯曲线图是重点}。通过艾宾浩斯曲线我们可以看出: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57.联想: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因果联想)

58.在一般情况下,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因此,再认容易,回忆困难。(再认: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回忆:也叫重现,是指在一定诱因党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呈现出来的过程。)

59.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整个记忆通常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是保持的必要前提,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再认和回忆是识记的体现。

60.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再眼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形象。

61.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概括性。

62.表象的作用;(1)表象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桥梁(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3)表象是想象的基础(4)表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5)表象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

63.感觉记忆:又叫瞬间记忆或者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64.短时记忆:是指刺激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65.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个月、几年、乃至终生的记忆。

66.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67.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安排复习

1)复习要及时(2)复习的方式要多样(3)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5)复习内容系统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7)适当超额学习(8)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68.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备用性。

69.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

70.思维的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71.思维的品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72.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是思维的基本过程)(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抽象:就是把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4)具体化与系统化

73.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二)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单一的方向,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思维,是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或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自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74.创造性思维144

75.无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形式)

76.有意想象包括:(1)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所描述或图形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77.推理:是人脑从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78.问题解决的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7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表征、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状态、个性差异。

80.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

81.创造思维的过程: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82.情绪的外在表现: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8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能力、动机能力、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84.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是指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情绪体验,并不指向特定的对象。(2)激情(3)应激(4

85.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中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的态度体验(3)美感。

86注意:挫折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有有利的一面。

8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非为现实目的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88.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89.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

90.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91.意志品质: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

92.中小学生的意志与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培养,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严格管理教育,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三)在行动中进行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四)针对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

(五)启发学生觉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93.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

  气质的高级神经类型说是俄国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

9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不平衡

----

兴奋型

胆汁质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粘液质

-----

-----

弱型

抑郁质

95.胆汁质:李逵  多血质:王熙凤  粘液质:薛宝钗

  抑郁质:林黛玉

96.对气质的正确理解:(1)人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97.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98.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99.性格和气质的区别P215.

100.性格的结构(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结构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二)性格的认知特征(三)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性格的意志特征。

101.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2.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103.能力与性格的关系P228

104.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105.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制作的“比纳西蒙”量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智力测试的量表。

   智商IQ=心理年龄MA/生理年龄CA x 100

10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较完整、具有各年龄代表性的智力量表。

  IQ=15 X X - X/S+100

107.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10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上往下依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P243

109.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110.需要是动机的内部条件,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111.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形曲线关系。

112.学习动机的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13.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外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14.兴趣: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认识倾向。

115.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和动机都起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116.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117.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118.自我意识的分类:()根据意识活动的内容,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根据自我概念的性质,分为现实自我、想象自我和投射自我。

119.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