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经络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应用自由基显影技术,在人体内发现了与中医经络 学说吻合的清晰线形路线,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运用中医的经络学说来养生,称经络 养生。经络养生既治“未病”——防病于未然,也治“已病”——祛病于无形,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现在,许多人都用拍打、按摩经络来养生。但是拍打、按摩经络要注意如下要点: 1、顺时而动。拍打、按摩经络要遵循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人体十二条经络有明显的 生物钟节律,如肝经旺在丑时,心经旺在午时等。经络养生要在该经络气血最旺的时 候进行。夜晚睡眠时,经络气血最旺时不能养生,可改到和其同经络名的经络气血最 旺时进行。如足厥阴肝经旺在丑时,人却正在睡觉,那么养护足厥阴肝经就可以改在 手厥阴心包经气血最旺的戌时进行。因为同名的手、足经络,实际上是一条经络,只 不过一条在脚上,一条在手上。 2、顺向而动。拍打、按摩经络要遵循气血流动的方向。人体十二条经络的气血流 动方向是:手三阴经从上到下,手三阳经从下到上;足三阴经从下到上,足三阳经从 上到下。所以,拍打、按摩手三阳经要从下到上进行,拍打、按摩足三阳经要从上到 下进行,余类推。人体十二条经络之间气血流动的方向是:肺经—>大肠经—>胃经—> 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所以, 拍打、按摩不同的经络要顺着经络间气血的流向依次进行。 3、治“未病”和治“已病”不同。身体健康时,拍打、按摩经络保健,要以拍打、按摩 阳经来补正气为主,在阳气较弱的时候进行。身体有病时,拍打、按摩经络治病,要 循经辨证论治,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如肠胃不好,先在胃经à脾经上找明显胀 痛点拍打、按摩;此外明显胀痛点还可能出现在心包经上,如内关穴,因为心为脾胃 之母;明显胀痛点还可能出现在肺经上,如列缺穴,因为肺为脾胃之子。拍打、按摩 这些胀痛点,可提高疗效。 4、因时因病因体质补泻手法不同。拍打、按摩经络的手法补法是:用力小、顺经络气血流动的方向、时间短、以左侧经络为主;拍打、按摩手法的泻法是:用力大、逆经络气血流动的方向、时间长、以右侧经络为主。两种手法,要因时、因病、因体质的不同而巧用。因时不同:夏天阳气旺盛,拍打、按摩阴经用补法,拍打、按摩阳经用泻法;冬天阴气旺盛,拍打、按摩阴经用泻法,拍打、按摩阳经用补法。因病不同: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因体质不同:身体虚弱用补法,身体强健用泄法。 |
|